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温家宝谈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 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分配格局 -央行加息预期渐升温 信贷增长改为适度 灵活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财政再安排8亿抗旱 云南收到善款逾6亿 解旱仍需10场暴雨 -4部委公开预算 均无公款招待购车明细 住房保障支出过大遭质疑 -俄罗斯3天2爆炸 恐怖战线欲贯穿全俄 19黑寡妇或发动更大袭击 -王家岭矿难再确认153人受困 河南一煤矿爆炸 据称井下约百余人 -中央发4文件规范官员选任 制度反腐加快 引咎辞职2年内不提拔 -科学家预测2012地球遇超级太阳风暴 20年内全球水破产引发冲突 -国外游资豪赌秋冬辣椒市场 印度限制进口中国轮胎自吞苦果 -西安试行铁路月票:500元随便坐 驾照新规实施 残疾人圆驾车梦
首页>>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世博英国馆:"蒲公英"能随风摇曳 藏"千年种子"(图)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4 月 01 日 
关键词: 世博英国馆 上海世博会 英国馆 种子 蒲公英 英国皇家植物园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蒲公英”展馆能随风摇曳万千植物种在中国生根

同处上海世博园C片区的法国馆和英国馆是很有趣的“邻居”。有人说,法国人生怕中国人认不出法国馆,所以坚持一贯的优雅和浪漫;而英国人却想方设法让中国人认不出。本届世博会上,英国人不打算把白金汉宫、大本钟以及头戴高沿礼帽、手持长柄雨伞的英国绅士搬到上海,占地6000平方米的英国馆将用尽一切新奇创意把人们对英国的刻板印象扳过来。

一朵随风摇摆的“蒲公英”

若要在世博馆中评选最佳创意奖的话,恐怕不少人会把票投给英国馆。英国馆是一个20米高,全身长满“触须”的6层圆角方盒子,它有一个可爱的中国昵称:“蒲公英”。这些触须是6万根透明的亚克力杆,每根长度约7.5米,它们被均匀地插在外墙上,看上去就像是建筑物长出来的一样。让人想不到的是,触须还很柔软,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让人感觉整个展馆都在摇摆,可以说是上海世博会上一座奇特的“活”展馆。到了晚上,每一根触须的内置光源还会让整个英国馆发出璀璨的光芒,在黄浦江边熠熠生辉。

“蒲公英”可不只是好看,还很有内容。触须里藏着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60万颗,最大的种子有小核桃那么大,最小的种子如绿豆大小。通过透明的杆子,观众可以细细欣赏。更神奇的是,世博会结束后,这些种子取出来后还是活的,它们将在中国的校园里生根发芽。

一个令英国人最骄傲的“遗产”

据英国馆工作人员介绍,触须种子来自英国皇家植物园和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基尤千年种子银行项目,种子就地取材,主要来自昆明植物园。这样既节省费用,也减少了运输、报关、卫生检疫等参展手续。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位于伦敦西南部的泰晤士河南岸,始建于1759年,原本是英皇乔治三世的皇太后奥格斯汀公主一座私人皇家植物园,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野生植物种子库,被称为植物界的“世界银行”。

英国是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历史上记载着工业史上的辉煌成就。也许人们会奇怪,为什么英国不展示第一台蒸汽机,顺便夸夸自己的“发家史”?而是给大家看成千上万颗种子?对此,英国驻上海总领事艾琳女士表示,城市的工业化对人类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日益受到关注,种子象征绿色、生命,象征对大自然的崇敬。这也是英国对本届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解。

来源: 环球时报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专访俞正声:上海世博会园区工程建设将按时完成
世博会中国省区市馆进入最后布展阶段
杨雄:世博会收获难以用经济衡量 目标收支平衡
上海世博会永久建筑“一轴四馆”全面竣工
世博会英国馆设计师:“种子圣殿”本身就是展品
上海世博会:英伦品牌为英国馆打造员工制服
图:丹麦“小美人鱼”启程前往上海世博会
上海世博局:百余外国首脑将出席世博会
图片新闻:
我国破解血型检测国际难题 实现人类红细胞长期保存(图)
中国邀各国参观水坝 湄公河大旱与中国无关(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