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现场,在工程的河床式发电站内,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第一台机组的主体安装工作。据工程技术人员介绍,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电站为河床式发电站,布置在航电枢纽一带的江心岛上,左右与泄洪闸相连。电站厂房内装有6台贯流式灯泡机组,建成后将接入我省电力系统,年平均发电量为3亿多度,有望使省网减少35%的外购电量。预计今年10月蓄水发电,另外5台机组将于明年安装、发电。
据介绍,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自2004年开工建设以来,泄洪闸、发电厂房、拦水大坝、船闸等主要项目工程已陆续通过验收。在松花江南岸最高点向下俯瞰,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已初具规模,船闸和南岸十孔泄洪闸已经启用,开始发挥航运和水位调节功能。目前,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约占项目总投资的76.4%。明年10月份全部竣工。
在哈尔滨市民的眼中,松花江已经不是一条普通的江水,它的水涨、水落,正在牵动着他们的幸福感受。
随着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蓄水通航,曾经一度寂寥的江边也喧嚣起来:晨练、晨泳、垂钓的人多了;双休日,旅游、聚餐的人也多了;劈波斩浪的游船、货轮让人们又看到了昔日松花江上百舸争流的壮观场面……今日渐渐丰润的松花江,给哈尔滨人带来了更多的幸福感。
在哈尔滨通江街居住了40多年的付大爷告诉记者,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松花江水很清澈、丰满,连松花江的小河汊子的水都挺深。那时每到星期天他都会带着儿女到松花江游泳、钓鱼、捞蛤蜊,有时还能收获到松花江特产的鳊花、鲫花、鳌花“三花”名贵鱼种。可随着江水的日渐枯瘦,她带给付大爷一家的快乐也少了。
有着“黄金水道”美誉的松花江水运,已成为包括哈尔滨在内的沿江市(县)大宗货物运输的水上生命线。有关统计显示,松花江干流的年均运输量在千万吨以上,其中大顶子山区域附近的水运量约占三成。
近10年间,随着上游工农业用水量大幅增长以及自然、人为多重因素影响下,松花江日渐枯瘦。其航运通航期也由原来6个月缩短到两三个月,断航期逐年增加。2003年,松花江水位降至110.40米,松花江通航仅3天就不得不断航。今天,随着大顶子山枢纽工程的蓄水,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常年保持115~116米,全省航运业“靠天吃饭、枯水断航”的现状将一去不复返。记者在大顶子山枢纽工程的船闸运行管理部门了解到,4个月来,共有100万吨左右的煤、石料、柴油等货物通过船闸运输出去。
随着哈尔滨水环境的改善,“水要素”、“水题材”大大提升了松花江哈尔滨段沿江地段价值和城市品位,一座座“亲水”楼盘吸引了更多市民的目光。同时,引江水入市区后,还可使哈尔滨市区内的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变得常年清澈。不仅如此,江水倒灌呼兰河,还将在河口地带形成一个“小扎龙”:原有的泡泡沟沟变成湿地,这里的芦苇荡将成为飞鸟的聚集地。随着枢纽大坝不断蓄水,大坝上游水位开始上升,松花江两岸间大面积的行洪滩地将被回水淹没,形成从枢纽大坝向上游至肇源县涝洲一条长达128公里的人工湖。无论依傍江水,还是城内水网沟渠纵横,渠化松花江都必将使哈尔滨变得更加润泽,更适宜人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