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央行银监会加强人民币收付管理防假币 工行信用卡取消全额罚息 -一月A股涨幅超9% 沪指迎最牛开局 股权激励所得1月7日起征个税 -美候任财长指中国操纵汇率 商务部否认 12月热钱流出250亿美元 -北京住房公积金按月提取 租房者无需证明 外国人购房限制暂停 -统计局进行社会思想动态调查 各阶层对经济形势向好保持高信心 -中小企招失业毕业生最高获200万贷款 直辖市按规定取消落户限制 -毒奶粉逾90%患儿家长受赔偿 港澳台医师内地短期行医规定出台 -假日办旅游局发布春节旅行安全提示 铁路公路准备迎接风雪考验 -中国遭寒潮袭击 部分地区跌至零下30度 强冷空气影响将基本结束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半月遭遇三次索马里海盗袭击 曾保卫美国商船
首页>>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
中国文化现代化过程的发展阶段、进步及国际互动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1 月 2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4、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启示

如果从19世纪争眼看世界算起,中国文化领域的现代化已经走过160多年历程,经历了文化现代化起步、局部文化现代化和全面文化现代化三个阶段。在过去160多年中,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经历了下降和回升两个阶段;20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化生活水平的国际差距开始缩小。全面总结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经验需要专题研究。这里简要地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首先,中国文化现代化是一种后发追赶型文化现代化。中国文化现代化不是自发的,而是被迫的。这是文化现代化后行国家的普遍现象。这种文化现代化,学习和借鉴先行国家的先进文化和经验非常重要,但不可能重复先行者的老路,因为两者的国际环境和自身条件差别很大。

其次,中国文化现代化遵循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原理。中国文化现代化包含文化生活、文化内容、文化结构、文化制度、文化观念和国际文化地位的变化等,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中国。但在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先行国家之中,没有一个国家具有中国的人口规模,没有一个国家具有中国的悠久历史。所以,中国文化现代化是非常复杂的,既需要遵循规律,又需要不断创新;依靠国际经验不可能解决中国问题,中国面临更多的挑战。

其三,中国文化现代化需要客观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迄今没有统一认识(表3-25)。例如,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优良传统,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封建文化;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最大阻力,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有用资源等。客观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缺点及其现代意义,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般而言,客观认识传统文化的基本性质需要一分为三:优点、缺点和中性元素;客观认识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需要一分为三:有积极作用的、有消极作用的、有中性作用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传统行为是紧密相关的。文化可以影响和解释人的行为模式。中国人的传统行为非常复杂,有积极一面,有中性一面,也有消极一面。中国人的传统行为,在汉语成语中有所体现(表2-26)。例如,待己: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克勤克俭;待人:礼尚往来、中庸之道、乐善好施;待物:人云亦云、因循守旧、谨小慎微。这些成语有褒有贬,也有中性的,而且因人因时而异。所以,要客观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表3-26 反映中国人的传统行为特征的成语

行为类型

对待自己

对待别人

对待事物

成语举例

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克勤克俭

礼尚往来、中庸之道、乐善好施

人云亦云、因循守旧、谨小慎微



注:中庸之道影响广泛,不仅在对待他人时有所体现,在对待自己和对待事物方面也有体现。

其四,中国文化现代化需要理性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众说纷纭。19世纪流行的“中体西用”,随着甲午战争失败而破产;20世纪初出现文化本位论和全盘西化论的争论,后来出现了“新儒家”和“国学热”等。事实上,在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消极思想观点,应该努力加以克服;但也有大量积极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应该肯定,应该发扬(张岱年,2006)。我们认为,理性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心存敬意,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其次要区别对待,明确地区分:哪些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发展、哪些传统文化需要否定和转向、哪些传统文化需要作为文化遗产进行合理保护等。一般而言,理性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一分为三: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部分继承和发展、部分否定和转向。

理性对待传统文化,还包括科学总结传统文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华文化史上的三个关键时期,都是文化创新和文化交流的活跃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奠定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第二个时期是唐宋时期,唐诗宋词,文星灿烂,奠定中华文化的世界地位——在农业时代,中国文化长期处于世界前沿。第三个时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传播启蒙思想,提倡科学与民主,促进中国近代科学和现代文化的兴起。中国近代反传统文化先后出现两次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主要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反传统文化。第二次是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是全社会的反传统文化,提倡“破四旧立四新”。迄今为止,传统文化依然存在,封建意识没有根除,文化转型没有完成。

其五,中国文化现代化需要客观认识世界文化。关于如何认识外部文化,更是莫衷一是。在16~17世纪,明朝士大夫阶层对西方文化有人欣赏有人贬低。清朝关于西方文化的认识有限,而且摇摆不定。大清初期(1644~1720),清朝最高统治者主动学习西方文化;清朝中期(1720~1860),清朝实行禁教政策;清朝后期(1860~1911),清朝官吏和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有褒有贬。据专家研究,19世纪以前仅有很少的中国人由于偶然的机会,到过欧洲且留下了可信的记载(张海林,2003)。在19世纪中叶前,明清两朝对外部世界都缺乏认识,许多官吏视外国人为蛮夷;19世纪后半叶,中国人对西方文化可以说是爱恨交加。在20世纪,崇洋媚外者有之,诋毁洋文者亦不乏其人。从藐视、诋毁、欣赏、接受到推崇西方文化,各种观点交织并存。

一般而言,客观认识世界文化需要科学精神和理性态度,不可感情用事。世界文化可以一分为三:有些世界文化是先进文化,如先进科技和现代制度等;有些世界文化是落后文化,如封建迷信和专制文化等;有些世界文化是中性文化,如各个民族的语言和文艺等。

六,中国文化现代化需要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关于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存在矛盾心理。在16~17世纪前期,西方传教士带来西方文化和科学知识,明朝士大夫阶层有人接受有人抵制。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清朝最高统治者主动学习和推广西学,如康熙皇帝热心西方科学,主动邀请具有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教士来华。在1720~1860年期间,清朝实行禁教政策,中外文化交流几乎停止。在19世纪后半叶,清朝大兴洋务,引进西方技术。在20世纪前半叶,向西方学习几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甚至出现了全盘西化论。在20世纪后期,学习西方文化再掀高潮。从反对、抵制、学习、传播到崇尚西方文化,各种做法都有。在过去200年里,学习和反对西方文化的两种思想始终存在。一般而言,对待外来文化需要理性和智慧,需要平等相交和区别对待;对待外来文化的具体做法可以一分为三:有积极意义的进步文化可以主动学习,有消极意义的落后文化可以敬而远之,有中性意义的文化元素可以欣赏交流。

其七,中国文化现代化需要理性对待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差别。一般而言,文化是影响和解释人类生活方式的知识、制度和观念的复合体,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体现。在一定程度上,知识惟真,制度惟善,观念惟美,它们是人类文化的基本特征。一般而言,科学文化求真务实,人文文化追善求美;科学文化也强调美,人文文化也重视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既有差别,也有共性。忽视差别是不客观的,忽视共性也不客观。在文化现代化过程中,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东方和西方都如此,可能有程度差别。理性和平等对待两种文化,两种文化相互尊重和相辅相成,应该作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条原则。

其八,中国文化现代化面临两次文化现代化的双重压力。文化现代化是非线性的,第二次文化现代化是对第一次文化现代化的部分继承和发展、部分否定和转向。目前世界文化现代化是两次文化现代化并存。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文化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处于第一次文化现代化,但多少受到第二次文化现代化的影响。中国第一次文化现代化没有完成,但已经包含第二次文化现代化的要素,部分地区已经进入第二次文化现代化。中国面临完成第一次文化现代化的压力和加快进入并努力完成第二次文化现代化的压力。这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

其九,中国文化现代化需要理性对待文化不平衡性和文化多样性。目前,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还在扩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特点。文化现代化是一种世界潮流,也是一种理性选择。有道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文化多样性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世界趋势。所以,中国文化现代化需要理性面对文化不平衡性和文化多样性,在发展先进主流文化的同时,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建设文化和谐社会。

其十,中国文化现代化需要合适的国际文化环境。在18世纪中期前,欧洲许多学者对中国文化心怀敬意;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西方对中国文化批评者多。这些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国际环境,影响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国际文化环境。文化现代化的成功与否,是自身努力和国际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创造有利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国际文化环境,是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 何传启专栏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上一页   1   2   3   4  



相关文章:
中国文化生活现代化目标:2050年前人均文化消费年增10%
何传启:21世纪中国文化现代化有三项基本任务
中科院报告勾勒中国文化现代化路径图
2020年珠三角地区将率先实现现代化 与长三角走不同质发展道路
国家发改委: 2020年珠三角将率先实现现代化
环保部长:坐宝马喝污水是对现代化的极大讽刺
中科院学者:40年后中国现代化进入世界前40名
温家宝为美<科学>杂志撰写社论:科学与中国现代化(全文)
超过七成海外受访者认为中国比想象的更现代化
图片新闻:
08年物价走势遇过山车 09年将进一步走低 面临通缩风险
寒潮横扫中国大部地区 未来3天中东大部将有大风降温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