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结构。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工业化初期结束的标志之一是农业劳动力比重不超过本国就业总量的55%;工业化中期结束时这一比重低于30% 。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比重在2000年低于50%;到2007年下降到了40.8%。
图1.16 1978-2007年中国就业结构(%)
数据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摘要》。
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最重要标志之一。世界银行对全球133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700美元提高到1000~1500美元、经济步入中等发展中国家行列时,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40%~60% 。2003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了40%。到了2007年,中国这一指标进一步提高到44.94%。
图1.17 1978-2007年中国城镇化进程(%)
数据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摘要》。
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社会成员对政府提供的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的期望明显提高,这是中国30年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阶段中国人类发展的重要背景。这个过渡既带有“转轨中发展”的特点,也带有“发展中转轨”的色彩。新阶段中国人类发展的许多问题,需要结合这些宏观的结构性变迁来思考和分析。(摘自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撰写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