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85年6月4日,人民大会堂。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轻轻伸出的一个指头震惊了世界——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100万。一个指头与100万就这样永远定格在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史册上。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军精兵之路的历程,在感叹一代伟人一个指头震惊世界的统帅风度的同时,我们邀请5位专家从更加“定量”的视角对裁军百万的重大意义做深入分析,从这些“加减乘除”的“计算”中,我们能更加理性专业地感悟一代伟人的韬略,从而加深对百万大裁军科学性的认识。
重塑均衡协调的军力结构
-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二室主任 张秦洞
【数据点击】陆军组建集团军,编入了大部分独立炮兵、装甲兵和野战工兵部队,充实扩编了通信、防化、运输分队和电子对抗分队;集团军中的技术兵种数量首次超过了步兵;陆军航空兵成立,海军舰载机部队组建,空军部队增加了新机种,第二炮兵组建了新型导弹部队,高技术部队不断涌现……
一支军队究竟应该划分为哪几个军种,军种内部应该由哪些兵种和专业部队构成,其最基本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应该是有利于提高战斗力,完成作战任务。
上世纪80年代,世界上相继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作战样式和战争形态,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对技术兵种的倚重和对各军兵种有效协同的依赖。
这些显著的变化为百万大裁军提供了全新的时代背景和科学的军事参照。邓小平站在世界军事变革的潮头,敏锐捕捉到“现代战争是合成军作战”的重要发展趋势,强调精简主要是减步兵,不是减技术兵种,要有强大的空军,把海军“搞大一点”,“根据军队装备不断改进的情况,搞些合成军、合成师”。在精简整编过程中,他对技术力量发展的重视程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人们注意到,百万大裁军并非简单的人员裁减,而是通过科学适当的“加法”,实现了军队结构战略性大调整。“大陆军时代”终结,从陆军“一军独大”到海、陆、空、二炮科学搭配,从单一兵种到合成兵种,从各自为战到体系作战,我军各军兵种比例结构进一步趋向均衡合理。
百万大裁军成为时代的分水岭。它改变了以数量衡量战斗力的传统思维定式,打破了以军队规模效应满足国家防卫的传统建设模式,在重塑均衡协调的军力结构方面进行了深入且带有革命性的探索。由此所衍生出的“力求精简,力求符合作战任务和国情军情,力求平战结合,力求比例协调”4条法则,已经成为和平时期一支军队确定军兵种比例关系应该恪守的根本遵循。
保持合理适度军队规模
-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研究员 谢蒲
【数据点击】通过“撤、并、降、交、改、理”,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的人员编制精简近一半;11个大军区合并成7个;减少军级以上单位31个;撤销师、团级单位4054个;各级领导班子都减少了副职干部;合并了3所高级指挥院校;60万干部退出现役转业到地方……
兵贵精而不贵多。军队战斗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数量的多寡,更取决于质量的高低。但是,1985年前,中国军队员额高达400万之众。为此,邓小平说,人民解放军过去“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现在改变了,讲质量,讲真正的战斗力。搞少而精的、真正顶用的”。
要走质量建军之路首先必须“消肿”。然而做“减法”,“消肿”消什么、怎么消、消多少,这是一个需要科学研究的复杂课题。
确定一个国家的军队规模与结构,不能单纯地从国家军事战略和作战任务需要出发,还必须借助一套完整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其具体做法是:依据一个国家的人口总数、国土面积、经济实力、周边环境等10大国情因素,运用国际通用的“多元回归方法”,经过大量缜密计算,得出军队规模的理论依据,并对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机关与部队比例、作战与非作战人员的比例等展开量化论证,推算出一个个“黄金分割点”。
尊重科学,才会有科学的决策,才会有裁军百万的壮举。它改变了以数量衡量战斗力的传统思维定式,打破了以军队规模效应满足国家防卫的传统建设模式。百万大裁军之所以第一次摆脱了“精简一次,膨胀一次”的反弹怪圈,在于采用的是革命的办法,而不是改良的办法。
归纳起来,百万大裁军在调整军队规模结构,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关系方面形成了4条原则:一是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宁要少些,但要好些”。二是扩大数量以合理够用为尺度。三是保持军队规模充分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四是在调整军队数量的同时优化结构和完善体制。这些宝贵经验都为以后的裁军提供了科学镜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