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刚身着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轨道舱亮相(组图)
航天员正在穿舱外服。图片来源:人民网
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记者张汨汨、田兆运)在长达十几小时的准备工作之后,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穿着“飞天”舱外航天服,于26日23时36分第1次在茫茫太空中的神七轨道舱内亮相。
从神舟七号飞船在轨飞行的第9圈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进入轨道舱开展舱外航天服组装和检测工作。从启封、组装到测试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十几个小时,而他们真正“穿上”服装只用了几分钟。
记者从北京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上看到,身着纯白色“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翟志刚和米白色“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一起,开始了在轨训练。
此前,在组装航天服的过程中,2位航天员头戴耳机和头灯,身着蓝色的舱内工作服,在“飘浮”中忙碌着。拉线、系绳、取物、拧螺丝甚至转身等在地面轻而易举的动作,在失重的太空显得缓慢而迟钝。不过,随着工作进程的推进,2位航天员的动作越来越熟练、轻巧。
这些画面,是由安放在轨道舱内的摄像机传回的。
画面中时而可见舱内服的头盔、背包等部件,在地面重达120公斤的舱内服此时像浮在水中的泡沫,随着航天员的动作轻盈转动。航天员的手册、笔、耳机等物品不时飘起。舱内仪表板上密密麻麻的按钮及线路,在航天员头灯的“扫射”下时明时暗。画面中,摄像机镜头旁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分外引人注目。
在此过程中,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与俄罗斯研制的“海鹰”舱外航天服的组装及测试步骤是交替进行的。2名航天员互相配合,一人操作时,另一人读操作手册并进行确认,以确保所有操作万无一失。
航天工程医学总体研究室主任刘伟波介绍,飞船发射时,舱外航天服是打包固定在轨道舱壁上的。所以,航天员先要启封,再把各部分组合成一件完整的舱外服,接着将净化器、氧瓶、电池、无线电遥测装置等可更换部件装在航天服上。在“钻”进服装后,还要对服装进行尺寸调整、气密性检查和全性能测试,一切正常,这才算“穿好”了舱外服。
由中国科研人员历经4年研制的“飞天”,是我国的第一代舱外航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