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景般的开阳马头寨。 (刘辉 图)
进入7月以来,很多细心的贵阳人会发现:清晨6、7点,各式不一的舒适的旅游车鱼贯而出,穿行在市区各条街道上;用餐时段,酸汤鱼、布依水煮鱼、侗家腌鱼、糯米酒等各具民族特色的美食,总是引来一阵阵夹杂着天南地北口音的“赞好”声;夜晚休闲时分,特色的小吃摊、民族风情的饰品店里是充满着好奇眼神和笑意脸庞……
随着我市“避暑之都”——“爽爽的贵阳”城市品牌的打响,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将避暑旅游的目光投向了贵阳。据市旅游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218.6万人次,同比增长27.59%;旅游总收入142.3亿元,同比增长92.52%,已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50.69%。
就在客源火爆的同时,我市旅游市场房源紧张、旅游车严重缺乏、服务质量不佳等一些问题也一一凸显出来。对此,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表示,贵阳是一个正在开发和正在兴起的旅游胜地,应从打造休闲避暑旅游带和进一步完善提升避暑休闲设施两个方面着手来解决现存问题。
现状——接待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避暑季到来,贵阳旅游高峰也如期而至,特别是进入7月后,客量大幅度攀升,冲着凉爽的气候前来避暑休闲的游客比往年增多。那么,今年的接待情况到底有多火?
“7月1日至7月21日,天河潭景区已接待游客58000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0余万元,平均日接待游客2700余人次,日均旅游收入7万余元。进入景区游览的游客量最高的一天近5000人次。该景区的船工因为乘船游客太多无法休息而出现体力不支的状况,下了班连手都抬不起。”
析因——“爽爽的贵阳”获认可
市旅游局副局长葛宇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我市旅游市场出现“旺销”的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关键的是随着“爽爽的贵阳”旅游品牌在省内外的成功推广,“贵阳旅游”渐渐受到游客们的广泛认同。
葛宇箐说,近几年,贵阳市一直坚持不懈到省外推销避暑资源,今年的火爆局面是贵阳市长期努力的结果,这也凸显出了避暑经济对全国的吸引力和拉动力。上半年,为吸引外地游客,全市先后组织旅游企业和景区(点)赴北京、大连、重庆、台湾、新加坡等国内外旅游客源地进行宣传推广;成功启动了“京津塘百万游客游贵阳”、“长三角百万游客游贵阳”、“珠三角百万游客游贵阳”等活动;在广东、上海、重庆等地发放价值近百万的2000套贵阳八大景区通票。
对策——近期以抓服务为重
针对旅游市场火热而接待能力跟不上的问题,葛宇箐表示,“井喷”客流让现在的贵阳旅游业抱着一种既欣喜又惶恐的心态。欣喜的是汹涌的客流必定会推动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收入,是对贵阳旅游业逐渐成熟的一种肯定。惶恐的是,由于现阶段贵阳的旅游接待能力还有限,不少景区的硬软件设施建设还有待提高,客观设施的制约会让旅游行业在应对巨大客流的时候影响服务质量。
为此,贵阳旅游行业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确保游客真正能够“爽”在贵阳。市旅游局要求各个景区与旅行社双方积极主动对接,做好团队客流量的预估。以品质服务为核心,以服务质量正确应对“井喷”,以游客的满意为目标。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加大供给,增建配套设施,同时保证旅游安全。
建议——长远以打造避暑休闲旅游带为主
贵阳是一个正在开发和正在兴起的旅游胜地,要想改善目前贵阳市旅游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贵阳市旅游发展规划设计中心研究院、旅游规划专家杨炯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打造休闲避暑旅游带的规划战略,具体从打造休闲避暑山庄、提升避暑休闲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三个方面着手。
杨炯蠡认为,在全球逐步变暖的趋势和背景下,世界各地的避暑型气候资源已经属于越来越紧缺和珍贵的生态环境资源。随着全国气温的不断上升,许多城市已成“火炉”,而贵阳市却以凉爽宜人的气候,打出“清凉气候牌”,吸引着国内“火炉”城市的人们纷纷涌入。针对这一“避暑现象”,贵阳市可以打造环城休闲地带,依靠森林资源、气候资源,在交通便利、拥有天然资源的优势区位,修建避暑酒店、避暑山庄、乡村旅舍等高中档次的住宿场所。(记者汤利 实习生 刘宗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