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目标与阶段性情况相结合
提高新股发行改革综合效益
(代前言)
□董少鹏
到今年6月10日,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届满一年。可以说,新股发行制度实现了发行定价更加市场化、一二级市场更加接轨,新股发行向中小投资者倾斜等政策目标,成绩显而易见。与此同时,包括中小规模企业的发行市盈率偏高、超额募集现象也引起各方关注。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作为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并非可以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同时,本着当快则快,当缓则缓的原则,要有效、高效实现市场化长远目标与阶段性情况相互结合,提高改革的综合效益,努力实现最佳效益。为此,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仍需凝聚社会各方面智慧,仍需在稳定的前提下循序渐进。
今天,本报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中的五大现象予以集中剖析解读,以资各方讨论,集思广益,共同推动这项改革更加公平、有序、高效地进行。
中国北车现象:
大盘股发行与上市价并轨囤资打新“往事如烟”
中国北车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大盘股上市首日涨幅较低甚至破发,很好的发挥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所形成的约束力,发行价更贴近于市场供需均衡价格
□记者 闫立良
到今年6月,新一轮IPO改革届满1周年。从2009年6月IPO重启并实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到当年底,IPO融资额超过2000亿元,接近2008年全年的两倍。其中中国建筑募集资金额最大,达501.6亿元,占IPO募资总额的1/4。此外,中国中冶、中国重工、中国北车、招商证券以及光大证券新股募资额也在100亿以上。
从战略层面讲,股市融资功能的恢复和强化是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的集中体现。从市场本身来看,经过改革后的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化。尤其是上述大盘股的发行,其一二级市场价格差距进一步缩小,使“打新”成为有风险的事情。
这里面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中国北车。
作为2009年的最后一只大盘股,中国北车上市首日涨幅仅为2.34%,创出近3年来新股最低纪录。据计算,中国北车网上申购的收益率(中签率1.3332%×首日均价涨跌幅3.11%)仅为0.0415%。
“在发行定价取消行政性控制后,发行市盈率急剧上升、迅速向二级市场同类企业的市盈率靠拢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发行定价市场化的本来含义。”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认为,其结果就是实现了一、二级市场价差迅速缩小、发行价向二级市场价格的回归。
一位中签中国北车的投资者戏谑地说,打一次新股赚了100多元,喝茶的钱有了。该投资者直言,大盘股打新已经无利可图。
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称,改革后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定价基准开始接轨,新股上市首日的爆炒现象出现了变化。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市盈率之差以往高达69%,改革后缩小到7.8%。大量资金囤积一级市场的情况也有所改观。
按照多数市场分析人士的看法,中国北车上市首日股价表现黯淡的原因就是缘于其高企的市盈率。和当时上市不久即宣告破发的招商证券(发行市盈率56.26倍)、盘中破发的中国重工(发行市盈率42.14倍)一样,中国北车的发行市盈率高达49.21倍。
资料显示,中国北车网上冻结资金总量超过万亿元,网下冻结资金约3245亿元,网上中签率为1.33%,获得超额认购75倍,这表明中国北车的发行受到了市场的认可。
华生认为,应充分肯定发行定价市场化改革的巨大进步,首先是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股价差异拉近了。过去发行定价与上市价格之间的差价被打新的认购者拿走,现在这些钱到了上市公司手上,更有利于实体经济。
尽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监管层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今年初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指出,今年要“继续深化发行制度改革,加强对询价、定价过程的监督”。
在5月份召开的证监会第十二届主板发行审核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尚福林主席也强调,多年来,以提高监管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为目标,逐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始终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中国北车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大盘股上市首日涨幅较低甚至破发,很好的发挥了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所形成的约束力,发行价更贴近于市场供需均衡价格。上市首日收益率逐渐降低。
随着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参与新股发行的生态环境有了显著改变,这是资本市场进一步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