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沪深股市2009年8月告别升势,市场就一直期待风格转换的发生。一方面,中小盘股此前涨幅巨大,而且估值高企;另一方面,在经济持续复苏支持下,相对沉寂的蓝筹股群体日益显现出低估优势。风格转换似乎将要发生。
然而,转眼间半年过去了,期待中的风格转换仍然显得遥遥无期。伴随股指的起起落落,蓝筹股始终郁郁寡欢,唱主角的依旧是中小市值股票,其中科技股的牛市似乎已悄然形成。或许我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所谓的风格转换不是尚未开始,而是刚刚完成。市场在金融危机之后,经历了复苏带来的短暂刺激,又经历了近半年的阵痛,终于完成了从传统周期性蓝筹向新兴科技股的转换。
这大概是一个有些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尤其在国内的A股市场。复苏的趋势如此强劲,多数蓝筹公司在未来半年内的增长如此确定,低估值优势日益突出;而所谓新兴产业或被称作科技股的中小市值股票,很多都已超越了人们所能接受的估值上限。尤其是创业板中的部分品种,更是已经完全满足泡沫破裂的标准。难道市场依然会将这些品种作为今后的主流吗?笔者的答案是肯定!
最关键的原因仍然来自经济复苏本身。虽然刚刚公布的经济数据表现出色,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在今年上半年数据将继续高歌猛进。但这些都抵消不了一个疑虑,那就是在刺激政策逐步退出之后,在统计基数上升之后,我们的经济数据还会有这样亮丽的表现吗?或许对于国内的经济状况,我们可以给出较为乐观的预期。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已不可能独善其身,尤其是在出口依赖程度并未实质下降的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特别是发达国家步履蹒跚,这些都会给国内经济的持续高增长留下巨大不确定性。受此影响,蓝筹股重新回到舞台中央,显然存在着较多疑虑。这或许预示所谓的风格转换仍然无法完成。
从股市的历史来看,传统的周期性蓝筹股与新兴科技股之间向来是各领风骚,在它们的兴衰背后,则是经济周期的起起伏伏。在对全球经济怀有较大疑虑的今天,科技股的再度兴起应该具有历史必然性。新兴产业的崛起,也是宏观经济真正走出低谷、重新进入繁荣的希望所在。在此期间,传统行业将在痛苦的调整中挣扎,只有那些剩下来的企业才会看到“明天的太阳”。身处经济高速增长的我们好像一直对此没什么感觉,但是看看美国的汽车业,或许我们就能理解以上的判断了。
个人觉得今年或许是2006年以来大盘波幅最小的一年。由于主板市场中周期性股票占有绝对优势,科技股的兴风作浪还无法推动指数大起大落,而蓝筹将不得不沦为市场中的某种风格类主题,只会在时机巧合时偶有表现。 (张景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