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第二批创业板8家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眼球。经本报仔细对比,第二批创业板公司与首批在估值、申购及首日交易方面出现明显的差异。
据《证券日报》研究中心最新统计,第二批创业板上市首日走势平稳,多数呈现高开低走态势。8家公司首日涨幅均未超过70%,平均涨幅45.21%。其中上市新丁超图软件涨幅最大,全日上涨64.29%;同花顺涨幅最小,收涨33.3%。而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上市时,平均涨幅达106.23%,有10只股票涨幅超过100%,当日涨幅冠军为金亚科技,达209.73%,最小涨幅的南风股份也达到75.84%。
首日交易平均换手率明显降低显示出各方投资者的理性。据深交所统计数据显示,首批28只股票首日平均换手率为88.88%,而第二批8只股票上市首日平均换手率仅为72.24%。显然,第二批创业板公司与首批相比,首日被爆炒的局面已完全逆转。这种逆转的背后,不但显示出各方投资者的理性,也与监管层的引导和治理密切有关。深交所在第二批创业板公司挂牌前夕“重拳打击”短线大户,给其他炒作账户起到了警示作用;另外,深交所正确引导投资者,强调高估值在相当程度上“透支”了对未来数年企业业绩成长的信心。
第二批创业板公司上市首日后平均估值快速回归,与首批上市时有明显反差。据财汇信息统计数据,按三季度财务数据计算,第二批创业板公司上市首日收盘后平均市盈率为57.88倍;而首批创业板上市首日收盘后平均市盈率为65.68倍。可见,尽管第二批创业板发行市盈高于首批,但由于上市首日截然不同的表现,致使其估值快速回归。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批创业板公司的质量被普遍认为不如第一批,甚至有业内人士直言,第二批公司中有6家公司不值得投资。正因为投资者的趋于理性,第二批创业板公司的高估值将在后市中得到不断纠正。
此外,投资者结构出现新的变化:机构资金对第二批创业板公司纷纷退避,而普通投资者却迎“高”而上。作为机构投资者代表的基金,在第二批创业板公司中平均每只股票的获配金额为3500万元,与首批相比下降5.4%;并且在申购中基金已倾向于网上申购,以减少申购锁定期股价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而普通投资者却未尽然,怀揣一种侥幸心理参与了这场打新。有投资者这样惊叹:“首批创业板市盈率太高,我们被吓退了,但没想到上市后涨幅可观;第二批创业板,尽管股价高企但极有可能和首批一样还会再疯狂一把,所以我们放弃了中小板来专门申购创业板,没想到让我们失望了。”深交所有关人士对此表示,创业板以中小投资者参与为主,与其高风险特征不完全匹配,投资者炒新亏损面依然较大。
据记者观察,监管层近日加大了对创业板风险的治理。证监会明确表示将继续完善创业板发行和风险管理制度,深交所则重点监控各种异常交易行为。可以展望,通过监管层一系列有效引导后,创业板投资者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这为今后的创业板良性发行和上市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