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期货第一股”之称的中国中期,如今正面临着尴尬的处境。中国中期在一周内连续发布三次“利空”公告:其第二、第三大股东大举减持所持股份;做大期货公司的战略止步于定向增发告吹。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2008年每股收益仅为0.04元,静态市盈率高达450倍。
第三大股东悉数减持
第二大股东尚持3000多万
6月13日,中国中期公告,骏益投资已减持完所持有的公司股份。骏益投资6月5日—6月10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了217.7万股,6月11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27.6万股。本次减持后骏益投资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在此之前,中国中期6月6日公告,骏益投资2008年9月26日—2009年6月5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售出114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本次减持后尚持185.459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5月6日公告,2008年3月31日—2009年5月5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了253.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7%。
6月10日,中国中期公告,嘉利科技2008年7月22日—2009年6月8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售出了1146.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本次减持后尚持有3033.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2%。5月6日,中国中期公告,嘉利科技在2008年12月27日—2009年5月5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了4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5%。
资料显示,中国中期的第二大股东哈尔滨嘉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第三大股东广州骏益投资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股东均为刘润红,分别持有70%、80%的股份。而第一大股东北京恒利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也掌控在刘润红的手中。
期货业务盈利小幅增长
难撑“期货第一股”桂冠
中国中期2008年年报显示,200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较2007年的1.16亿元小幅下降6.44%;由于公司营业外收入增加520万元,实现净利润941.6万元,同比增长36.07%;每股收益0.04元,净资产收益率0.56%。
随着公司业务转型的发展,期货经纪业务收入所占比重加大,公司期货经纪业务的营业收入1344.90万元,较2007年的500.78万元增加844.12万元。虽然增幅达168.56%,但只占总收入的12.5%,远不及汽车服务收入的5982.09万元和物流业务收入的3578.83万元。其期货经纪业务盈利仅为459万元,同比增加20万元,因此,从其营业收入和盈利看与“期货第一股”的美誉不相称。
中国中期的前身是捷利股份,2007年开始,通过一系列资产收购和出售,改变公司名称等运作,将公司转型为以期货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2007年5月14日,捷利股份以4318万元的价格购得辽宁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现名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90%的股权,并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将中期期货增资至5000万元。当年12月12日,捷利股份与北京亚布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2350万元受让后者持有的中期嘉合49.67%的股权。2008年2月18日,捷利股份正式更名为中国中期。
中国中期由此被称为A股市场上的“期货第一股”,受到机构及游资的热捧。今年3月以来,股价一直以18元为中枢窄幅波动。以2008年每股收益0.04元计算,市盈率达450倍,而目前A股市场平均动态市盈率为28.08倍,静态市盈率为27.89倍。
定向增发无奈告吹
做大期货业痴心不改
2008年2月29日中国中期公告,拟向非特定对象公开发行不超过1.4亿股A股,计划募资总额不超过25亿元资金。此番定向发行,中国中期拟增资收购中国国际期货(16.132亿元)和中期嘉合期货(3.24亿元)两家经纪有限公司,并增资中期期货有限公司(5.04亿元)。增资后,中国国际期货和中期嘉合期货的实收资本将分别达到12亿元和3亿元,中国中期占两者实收资本比例将分别达到90.83%和94.97%,同时其还将持有中期期货94%的股权。然而,由于不符合证监会“一参一控”的规定,中国中期随后决定撤销定向增发方案。
中国中期董秘办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收购中期嘉合的步伐暂时止步,但公司做大做强期货业务的决心未变。为了最大限度满足期货经营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公司将通过扩股等多种途径增大在期货行业中的投入。
对于仍然会采取别的方式注入中国国际期货的传闻,她回应称,目前还没有任何动作,一切以公司的公告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中期在其2009年展望中没有提及汽车服务业务,或将在整合剥离之列。她表示称,公司会继续剥离汽车服务及传统物流业务,打造好主营期货业的平台。(于德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