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股民,在你炒股的过程中,千万别小看身边出现的一些“另类朋友”,比如通过QQ群、通过电话热衷向你推荐“好股票”的朋友,比如在电台、电视台里“无私”地帮你分析股票走势的朋友……对于这些朋友,请先别急着感激,本期理财周刊要向各位揭露这些“朋友”的真实身份,以及他们对你热心的原因。细细看完,你会发现热心背后其实是各种圈套。
圈套1
电视荐股
名为电视荐股实则推销软件
事件回放:“××股票出现最佳买入时机,投资者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增加自己的财富……其实发现这只股票的买入点很简单,××软件的操作十分简单,红箭头表示上升趋势即将展开,蓝箭头表示下降趋势即将展开。该软件真正做到了波段操作,精准把握。之前我们推荐的股票全部上涨,例如……”入市时间不长的孙女士从来不去证券交易所,她是一位坚定的电视观众兼炒股者,从周一到周五,她会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频道,听那几位“专业人士”的荐股和点评。
渐渐地,孙女士看出了一些门道,“专业人士”和“股评家”每推荐一只股票都要不厌其烦地推荐几次选股软件,似乎只要买了该软件就仿佛拥有了一台家用印钞机。
看着“股评家”推荐的动辄几千甚至上万元的软件,孙女士曾不止一次摸过自己的存折,但最终没有出手。
事件分析:在中国证券市场不算长的发展史上,所谓的股评家曾经荣光一时,成为众多股民们顶礼膜拜的偶像。他们所做的投资预测当初曾被狂热的股民奉为金科玉律,与之伴生的炒股软件也着实卖了不少,而大部分股民买来软件后的实际效果远没有他们说的那样准确,软件本身很难玩儿转,所谓的跟踪服务更是无从谈起。
商报提醒:股市里没有“活雷锋”,依靠某个软件帮助散户赚钱更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只要你打开电视,名义上荐股实质上卖炒股软件的栏目比比皆是。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听股评是提高炒股水平的途径之一,但是每当遇到以荐股的名义另有它途的时候,您就一定得多长个心眼了。总之,在大忽悠面前心中有数,不为所动,谁也忽悠不了您。
圈套2
股友荐股
名为透露消息实则让你接盘
事件回放:股市里没有“活雷锋”,这话不假,可在周先生的记忆中,有那么一段时间,有个“圈里”的朋友就是“活雷锋”。
周先生今年35岁,事业有成,手头有点闲钱。经人介绍,到某券商营业部开户炒股票,由于资金大,直接进入VIP单间。在那里,他认识了“活雷锋”赵先生。在得知周先生大概的经济情况后,赵先生也亮出了自己的底牌:某投资公司经理,也就是所谓的私募基金经理。手上有几个亿的资金,专帮大户炒股。去年还帮某某名人炒股,用1000万元炒出1500万元。
此后,周赵二人的友谊在营业部里生根发芽。周先生是新手,看盘选股票,都得赵先生帮着,有时就连下单都是赵先生帮忙做。至于周先生买的股票,也大都是赵先生推荐的,推荐理由,不是有小道消息,就是有圈里朋友坐庄。
几次下来,周先生还真赚了几笔,于是他对赵先生的信任与日俱增。直到有一次,赵先生头几天前就说看好一只正在上涨的股票,等那只股票走出4个涨停板了,赵先生还让周先生买,刚巧当天周先生病了,没买成。第二天,股票跌停,赵先生没来营业厅。后来,股票又连续出现4个跌停板,周先生从此再没有见到过“活雷锋”赵先生。
事件分析:周先生是个幸运的人,赐予他幸运的是那场恰逢其时的感冒。其实,在很多券商营业厅的VIP单间中,坐着不少所谓的庄家或者庄托。他们的主业是炒股或者代人炒股,副业就是观察拉拢和他资金相差不多的股民,以备自己出逃时有人接盘。由于没有任何炒股经验且资金充裕,周先生自然是庄家最理想的接盘者。
商报提醒:炒股是场智力游戏,要领就是如果有人狂赚,就一定有人狂赔,你的资金再大,也永远大不过在你上一层的人。因此,提示比较有闲置资金的朋友,股市就是战场,所谓股友只是暂时的利益平衡,各种消息不可轻信,操作前一定动脑子,投资有风险,“天灾”回避不了,躲开“人祸”总是可以的。
圈套3
QQ群荐股
名为帮你赚钱实则拉你入伙
事件回放:王先生去年初就加入了炒股一族,但由于对市场并不了解,亏了不少钱,所以他一直想让一些懂行的朋友给指点指点,最好推荐几只好股。
春节后,听朋友说股市可能会走牛,王先生就往股票账户里存了8万元。
存钱第二天,王先生开始寻找“师傅”,网上博客很多,但一时半会儿跟人家也联系不上。无意中,王先生在“圈网你我他”中看到了一个名叫“股票高手”的QQ群,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申请加入了。这个群人气很旺,而且群主确实有些水平,他每天都会在群里推荐一两只股票,当天的走势都不错,群里的人好像也都挺相信他,他一出现信息就会不停地闪。王先生按照群主的提示操作过几次,都屡试不爽,就开始主动和他联系上了。
大概四五天后,群主突然发消息到王先生的个人QQ里说,邀请王先生加入“核心群”,有三个标准,收费不等,分为每季度500元、1000元、2000元。 随后王先生得知,群主是一家投资咨询机构的员工,有专业的选股和操作团队,群里会定期给大家推荐股票,王先生只要跟进即可,保证赚钱。不过王先生还是有些犹豫,总觉得“交钱入会”不值得,第二天,王先生刚一登录QQ,就收到这样的短信:“你已被××踢出了股票高手群。”
事件分析:其实,当你进入股市、关注股市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类的事情不是特例。某些自称熟悉股市、有内部消息的个人或机构总是想以短线可能上涨的个股为诱饵,来吸引盲目的散户加入他们设计的“圈套”。
商报提醒:“带头大哥”事件还没有走远,疑似“带头大哥”又开始逐渐显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股市里也没有常胜的将军,炒股就不能轻易地听信他人或是传闻。
圈套4
博客荐股
名为以文会友实则推销炒股书
事件回放:2007年的大牛市,造就了一大批财经博客和专栏作家,其点击率超过了娱乐博客。毕竟,比起明星的花边新闻来,赚钱对百姓更有吸引力。
刘先生就是那个时候加入到“沙发”一族的。所谓“沙发”,一般是博客主人新文章挂出来的第一时间看到文章的人留言的位置。很多时候,为了抢先看博客大师的文章,刘先生能半宿不睡地等着。写博客的人很辛苦,有的人早晨五六点就起来写博;也有的人经常出差在外,但仍不忘写博;还有人上、下午盯着大盘写分析、写预测。这里有从事多年证券和金融工作的资深人士,也有在股市摸爬滚打许多年的老股民。他们对股市的分析也很透彻,什么政策面、技术面,分析得头头是道,因此赚得了不少眼球。
看博客的也不轻松,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之间,刘先生一直在寻求着自己的平衡。
写博客是个人爱好,有这个瘾,博客写多了,写得好,转载率高,点击率和知名度就上去了,有的人还出了书,对于这些书籍,刘先生总是抢先购买,抢先阅读。但那些书,因为时效性太强,对今后市场没有太大的指导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文中提到的热门板块和股票,也没有参考意义,因此很快失去了价值。
事件分析: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写博客就是为了口碑吗?有人是,有人不全是。为什么这么说?博客看多了,你就会发现,博主一般都有明确说明,“自己从来不推荐股票”。推荐股票拉客户那是弱智人干的事,咱有身份的人哪能做那种事?等你对他们的这种“敬业”精神感到钦佩时,为他们的分析折服时,他们就会在不经意间向你推荐他们写的书或办的讲座。这种推销手法应该说是很高明,就像现在的许多理财讲座,给你发点奖品,就让你入会,或动员你买保险,英语学校拉学员其实都是这套方法,还真就有不少人入套。
商报提醒:炒股有赚有赔,钱让谁赚了,除了缴税缴佣金,大概就是让卖书、卖软件的赚走了。至于有的博客链接一些荐股广告,也就有些太裸露了。
圈套5
电话荐股
名为诊断股票实则赚取分成
事件回放:谈起这一次电话门事件,李女士仍然好气又好笑。那是在一个下午四五点的时候,接近下班时间,李女士感到有些昏昏欲睡,这时候,一个陌生的、区号显示是深圳的电话号码出现在她的手机上。
“我们这是某某投资公司,想问问你是否在做股票?”得到肯定答复后,这位自称是投资公司经理的人士热情地表示,可以帮李女士进行股票的诊断。李女士将股票说出后,该投资公司人士开始了分析:一、这只股票买入时点不对;二、这只股票今年业绩不好;三……
在说得李女士真后悔买了这只股票时,该工作人员话锋一转,我们最近一直在下大力气在做某只股票,可以帮你推荐,有钱大家赚,你赚了钱我们三七分。
李女士开始犹豫起来,一个问题脱口而出:“你怎么确定我赚了钱会把钱分给你们?”对方表示这就要看诚信了。
这样的电话,每隔两三天会打进一个来,虽然每次对方都说了不同的公司名称,但李女士认为这就是一个人干的。对于炒股后的分成,李女士越想越不对,觉得自己遇上了骗子。
事件分析:李女士之所以诧异,有这样几个原因。首先,如果对方推荐的股票赔了,风险由自己担;其次,如果对方推荐的股票赚了,为了下一次合作的机会,自己很可能会汇钱,那么对方没有风险却可以获得收益。
商报提醒:不要相信这些所谓投资公司的电话,也不要相信他们的荐股,即使最后能赚钱。原因很简单,你不能假定这些不熟悉的人说的话是真的,而且全部风险由你自己承担。为了避免对方不断缠着你,使你最后听信了他们的话上当受骗,建议投资者一开始就明确表示不同意,不要过多纠缠,请挂断电话!
圈套6
券商荐股
名为推荐股票实则觊觎佣金
事件回放:牛年以来A股市场不断升温,各路荐股大军也随之跟进,绞尽脑汁为散户“支招荐股”。股民老邓2007年底刚入市就遇上了熊市,手中股票被深度套牢。今年以来,看着股指不断上涨,老邓又动心了。但同时,他又担心自己炒股经验不足而在这轮行情中再度踏空,于是开始关注券商的荐股。
但在跟着某券商的荐股做了几次之后,老邓突然发现,刨去交易费用,自己并没有赚到钱。“明明买入之前还很强势的股票,怎么一买入就不涨了呢?”券商推荐的股票“寿命太短”让老邓很疑惑。
券商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完备的数据库和信息获取渠道,难道他们真的经常看走眼?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券商荐股实际上也是一个“圈套”,也存在潜规则。
一些细心的股民会发现,2008年全年,大盘深跌,但奇怪的是券商还在不断推荐买入股票,而不是推荐哪只股票存在风险,推荐股民卖出。而在近期的这一轮行情期间,券商的荐股热情被再度激起。如中信证券2月9日一天之内狂推24只股票,并且评级至少都是“增持”,部分品种的评级还是最高的“买入”。
事件分析:业内人士坦言,“券商这么做,有一个肯定的共同点就是,股民的频繁操作可以让券商赚取更多的佣金。尤其在证券交易印花税下调和单边收取之后更是如此,这与券商的经营宗旨相关联。而对于所推荐股票的‘质量’那就得看券商是照顾短期利益还是照顾长期利益了”。
一般情况下,等到券商报告“面市”时,其所推荐个股已经涨了几天了。因此,散户接盘多在相对高的价位。此时,机构差不多炒完一波要出货了。
商报提醒:事实上,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摆在散户的面前,券商为什么要发布能让所有散户都赚钱的股票信息呢?显然是有利益驱使而为之。而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几乎所有的券商都有自营业务,往往不能以中立、客观的态度去荐股。因此,普通散户只能以此做参考,切不可盲目跟从。(记者 崔吕萍 马元月 刘泽先 陈洁 王丹 王健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