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洞庭湖概况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境内,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蓄湖泊。洞庭湖南汇湖南湘、资、沅、澧四水,北纳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三口分泄的长江水,东接汩罗江和新墙河水,江河来水进入洞庭湖后经湖泊调蓄,由城陵矶注入长江。
洞庭湖现有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公里,容积167亿立方米。洞庭湖多年平均入湖水量为3000亿立方米,入湖合成洪峰多年平均值4万立方米每秒,出湖多年平均最大洪峰量为2.88万立方米每秒,洞庭湖多年平均消减洪峰约30%,为整个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洞庭湖有大小堤垸266个(其中万亩以上的堤垸156个),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及调蓄作用的主要性,划定了11个重点垸和24个蓄洪垸。洞庭湖一线堤防3471公里,保护着1000万亩耕地、约1008万人口。洞庭湖区人口密集,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社会经济地位十分重要。
洞庭湖的历史变迁
洞庭湖及其与长江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着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在秦汉以前,云梦泽南边长江,北通汉水,方圆900里,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长江洪水出三峡后,入云梦泽,再下汉口。由于有云梦泽的调洪,当时“洪水过程不明显,江患甚少”。那时的洞庭湖,还只是君山附近一小块水面,方圆260里,其余都是被湘、资、沅、澧四水河网切割的沼泽平原。
在长江和汉江大量洪水涌入云梦泽的同时,大量泥沙也被带到云梦泽,由于长时间的淤积作用,到了魏晋南朝时期,即公元500年前后,云梦泽由过去的方圆900里缩小为三、四百里,逼使荆江河段水位抬升,江水倒灌入洞庭湖,使洞庭湖与南面的青草湖相连,由过支的方圆260里扩大到方圆500里。
到了唐宋时代,统一的云梦泽已不存在,代之而存的是星罗棋布的小湖群,故称湖北为“千湖之国”。在云梦演变成大面积的洲滩和星罗棋布的小湖群的同时,也形成了荆江河槽的雏形,有九穴十三口作为洪水入湖通道。荆江水位进一步抬升,使洞庭湖南边青草、西吞赤沙,横亘七、八百里。
当荆北出现大面积洲滩后,人类就在洲滩上从事生产活动。晋朝(公元325年前后)开始在江陵筑堤防水。在九穴十三口分流的同时,泥沙又淤塞了九穴十三口,分流作用越来越小,人们又在河道淤塞的条件下进行堵口并垸。到公元1524年九穴十三口中江北岸的最后一道郝宋堵口,才形成了统一的荆江大堤,统一的荆江河槽和江汉平原。1650年再堵位于荆江大堤下游庞家口(湖北监利县西门渊),从此,江水被约束在单一的荆江河槽里,不能再向江汉平原分流,这就使洞庭湖面进一步扩大到盛时期,方圆900百里,洪水湖面6270平方公里。
洞庭湖作为长江的通江湖泊,与长江息息相关。长江干流的超额洪水和长江干流的泥沙问题,是江湖关系历史演变的主题。纵观江湖关系历史演变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七个阶段:
一、公元1000年以前,长江穿云梦泽而下,完全由云梦泽调洪。
二、公元1000-1524年,云梦泽淤成星罗棋布的小湖群,有九穴十三口分流,荆江水位抬升,洪水倒灌洞庭湖,洞庭湖由小变大。
三、公元1524-1860年,九穴十三口尽堵,荆江大堤形成。洞庭湖扩大到全盛期6270平方公里。
四、公元1860-1956年,形成四口分流,洞庭湖调洪与洪湖沔阳倒灌云梦泽调洪并存。
五、公元1956-1967年,洪湖沔阳黄盖湖等通江湖泊尽堵,长江干流洲滩民垸围垦,再抬高荆江水位,四口(1959年后为三口)向洞庭湖分洪,中游通江湖泊只留下洞庭湖单独调洪。泥沙淤积使洞庭湖由大变小。
六、公元1967年以后,下荆江裁弯扩大了荆江泄洪量,降低了石首沙市水位,使入湖水沙量减少,螺山河道淤塞、泄流量减少,加上围堵通江湖泊的双重影响,抬高了城陵矶水位,城陵矶地区分蓄洪量扩大,洞庭湖口出游受顶托。
七、公元2002年以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江湖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