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生态地位显著。但日前记者在环青海湖地区调查发现,仅存为数不多的几条入湖河流,不仅水量在逐年减少,而且流域水土流失形势异常严峻,不仅给环湖地区生态,也给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水利专家指出,加快入湖河流流域水利工程建设已刻不容缓。
|
这是2008年8月11日拍摄的青海湖。新华社记者 嘎玛 摄 |
水量减少河道加宽 水土流失严重
青海湖及其流域总面积2.96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4232平方公里,生态地位极为重要,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区域内最重要的水汽源和气候调节器,被喻为“中国的生态屏障”。
由于青海湖系封闭的内陆湖,其湖水的补给来源主要由地表入湖河流、湖面降水和地下水三部分组成,其中,环青海湖周边的地表入湖河流是其最主要的补给水源。
据了解,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干旱等客观气候条件的影响,青海湖主要入湖河流已由原来的100余条减少到了目前的40余条,而且其中最主要几条河流的水量还要承担环湖地区的农田灌溉,不能尽数入湖。
自2004年开始,青海湖裸鲤救助中心在青海湖最主要的入湖河流--布哈河、沙柳河、哈尔盖河和泉吉河等河流域设置了9个水量监测点,对这些河流的主河道水量和入湖水量进行监测。连续多年的监测结果表明,主要入湖河流的水量呈逐年减少趋势,而且部分河流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断流现象。
“河道每年都在迅速加宽,根本存不住水,咋能有水去补给青海湖。”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水务局副局长郭海刚说。
郭海刚告诉记者,以青海湖最大的入湖河流布哈河为例,由于整个流域几乎没有任何河堤设施,河水流势信马由缰,在上游部分区域,大段的河道已经被冲宽,最宽处甚至达到4公里,河水水量的的流失情况非常严重。在察看河道时,工作人员不断提醒记者,河岸的许多地方已经被冲刷成“中空”状态,不小心的话,很容易踩空坠入河中。
林业专家指出,由于入湖河流的水量减少,水位下降,部分河道干涸,青海湖生态系统中“水-鱼-鸟”生态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水”仍然处于失衡状态,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另外一个重要环节--鱼资源(裸鲤)的保护和繁殖,而且加剧了环青海湖流域草场退化的趋势。
|
这是青海湖环湖地区的一处沙化土地防治区(2007年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侯德强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