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西柏坡社会实践总结
5月20日至5月23日,我参加了由外文局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前往平山县西柏坡镇。我随实践团考察了西柏坡镇中学,参与了“中国外文局希望书库”捐建和“爱心支教”活动,并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和中共中央旧址。
在“爱心支教”活动中,我和几位实践团的同志为西柏坡中学讲授了一堂英语课。在英语课的教学中,我发现相对于初中孩子来说,西柏坡中学同学们的英文水平是不错的,而且他们的学习态度也很认真。在与孩子们的课上交流中,我发现了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课堂中的一个环节,各位同学向我介绍了他们以后希望从事的职业,有教师、医生、服装设计师、赛车手、工程师、飞行员…… 其实西柏坡中学的孩子们和城市里的孩子们一样,对于自己的未来都有着美好的梦想。其中一位同学在谈对未来的想法时,说道:“我想上大学”。短短的几个字,实现起来却需要他们比城市孩子更多的努力——在与支教同志的交谈中,我了解到,西柏坡镇没有高级中学,要继续上学只能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城里上学;而当我们来到西柏坡时,西柏坡与县城的公路还没有完全修好。 孩子们的梦想是美丽的,而当他们一点一点编织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未来时,甘于在西柏坡中学奉献青春岁月的教师们、中直支教队的同志们在孩子们的背后为他们的成长默默地努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课后在实践团与西柏坡中学教师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了同学们与老师之间的师生情谊。西柏坡中学的教学、生活条件相对于城市来讲差了不少,但是在西柏坡中学工作的教师谈得更多的是学生对于老师的关心。随后我们来到中直支教队宿舍与支教同志进行了交流。由于交通不便,支教同志从北京回到西柏坡需要一天左右的时间;教课之余他们经常自己买菜、做饭。从北京的工作单位来到西柏坡支教,这些同志们克服了不少困难,他们还积极帮助西柏坡中学的同学们发展多方面特长,几位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同学们还被县一中录取了。有了教师们和中直支教队同志们的辛勤劳动和付出,西柏坡中学的同学们才能健康的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西柏坡实践期间我随实践团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以及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原本是河北省平山县一个只有百十来户的普通山村。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我们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房间里简朴的陈设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中共中央旧址中有一座土坯垒就的小平房,不大的房间里摆放着两张地图、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这便是当年中央军委作战室,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指挥总部。解放战争期间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在个极为朴素的房间里指挥了人民解放军的百万大军。周总理曾经说到:“我们这个作战室,一不发枪,二不发粮,三不发人,就是每天往前线发电报,就把国民党打败了!”我充分认识到了中央领导人在解放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略远见和人民战争的强大力量。
这次赴西柏坡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时间不长,我却深受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加强了自己对于祖国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强理论学习、认真踏实工作,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外文出版社 李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