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备受关注的“加分”事件一览
高考体育加可算是加分舞弊中的“重灾区”。除了浙江的“三模三电”广受批评之外,河北也有一批“高水平运动员”落马。
今年4月份,河北省组织了一次高水平运动员高考资格认定专项测试,最后的结果却令测试的专家们大跌眼镜。河北省现场报名参加测试的984人 (另外还有145人报名却未到场),其中经测试不合格人数为163人,占总人数的16.57%。个别考生的表现甚至还不如普通人,不像接受过正规训练。
而更改民族成分骗取加分,这也不是头一遭。2008年,湖北石首市25名考生由汉族改成其他民族。这些作弊考生父母均为官员。
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加分也饱受诟病。深圳市对金融高管子女中考加10分的规定2004年开始执行。据统计,从2004年到2007年的4年间,深圳共有23名学生享受了这一政策。由于受到舆论抨击,2008年深圳市停止执行该政策。
福建永安市也爆出买房就可以中考加10分的政策,可谓最离谱的加分。虽然这一政策已被取消,但在社会上已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招致群众极为不满。
道德加分比较少见。2007年,四川孝女曹于亚为了挽救自己的身患尿毒症的父亲,把自己的一个肾移植给父亲。但因为手术以及其他的缘故,她当年高考的分数不理想。四川省录取领导小组决定给她加二十分,让她达到她的第一志愿的录取线,而她报考的第一志愿的学校也“欣然录取”之。
加分对录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正因为高考加分对招生录取的影响实在是太大,所以才有这么多人前仆后继地投入这场博弈之中。影响到底有多大?中国青年报记者做了深入的数据分析,结果令人吃惊。
比如,2008年北京大学在重庆共录取了22名文科考生,其中获得加分投档的有17人之多,加分类型多为“二级运动员”和“少数民族聚居”。其中,“二级运动员”13人,“少数民族聚居”4人。2008年重庆市文科状元刘超然成绩是666分,没有任何加分。当年北京大学在重庆市的投档线为665 分,当时就有人意味深长地感叹“为什么重庆的高考状元只超北大录取分数线1分”。也就是说,另外21名考生,在获得加分之后,大都超越了状元的分数。照此趋势发展下去,说不定哪一年会出现身为状元却达不到北大投档线的怪事。
有教育界人士对2008年北京市高考考生成绩分布表(文史类)分析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一个没有加分的考生如果要报考清华、北大,需要考进北京市前 400-500名,有10分加分的考生只需要考进全市前900名,而得到20分加分的考生只需考进前1300名就可以了。
更有甚者,在高考大省湖南,加10分最多可超越近九千名考生。
有网友发现,2008年一个高考裸分排名北京市第731名的考生,如果没有加分,那么他最终会排名934名,如果加20分他最终排名为316名,前后居然相差618名!
可见,加分对排名和录取的影响力如此之大,难怪那些有权或者有钱的人要想方设法谋取加分之利。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即使现在有些人认为已经是 “立交桥”了,但有些路段的竞争激烈程度并未减弱),有10分、20分的加分在手,无异于搭上了通往大学的快车,可以轻易将大批的竞争者抛在身后。
有加分,相当于拿到了大学的“通行证”;没加分,成为相当一部分考生的“墓志铭”。
网上评论文章指出,在应试教育和 “一考定终身”的大背景下,加分政策制定的初衷,是为选拔有专长的优秀人才,以及适当照顾少数民族等一些需要照顾的考生,以弥补高考一刀切的不足,兼顾社会公平和鼓励个性发展。但频发的丑闻,各种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使这一政策在一些地方的实施中越来越背离初衷,大有演变为千夫所指的弊政之势。高招改革就这样陷入两难:不改革 “一考定终身”,被指抹杀学生个性;改革,又改出了舞弊空间。质疑声不绝,加分政策等改革举措将走向何方?
该文的结论是:机会公平和程序公平,是高考加分政策,以及所有高考改革举措重拾公信力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