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湖南省邵阳市有关部门就罗彩霞被同学王佳俊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的调查情况向社会进行了首次通报。调查组已经掌握了当事人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伪造公文、证章的相关证据,王峥嵘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罗彩霞、王佳俊在邵东一中就读时的班主任张文迪因涉嫌此案被邵东县纪委实施“双规”措施。面对这起案件,公众给予了空前的关注,在舆论矛头直指设计漏洞和权力腐败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反思设计之外的问题。一条权力链的集体作弊,一个学生假冒同学求学四年,设计缺陷与道德缺失值得深思。
造假路径凸显设计缺陷
今年3月,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5级学生罗彩霞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及户籍相关信息被人盗用,盗用者是其高中同学王佳俊。2004年,王佳俊以同学罗彩霞的名义成为贵州师范大学学生,2008年顺利毕业。当年没有收到任何学校通知书复读一年后考上大学的罗彩霞,在毕业之际却不得不面临因身份证被盗用而被取消教师资格证书等一系列问题。
5月6日起,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三级纪检监察、公安、教育等部门60多人组成联合调查组相继进驻事发地展开调查,于5月11日公布初步调查情况:为了让女儿王佳俊上大学,王峥嵘先找到王佳俊的班主任张文迪,获得了罗彩霞高考成绩等相关信息,又通过关系得到贵州师范大学定向补录指标,并利用职务之便伪造罗彩霞迁移证,拿王佳俊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到县招考办领取高考档案,复制伪造成罗彩霞的高考档案。同时,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院长唐昆雄违反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代领了假罗彩霞(即王佳俊)的录取通知书。至于王峥嵘如何从公安部门取得空白迁移证等细节至今尚未公布。由此看出,王佳俊要实现冒名顶替,至少需打通中学、教育考试院、公安局、大学四个环节,以保障一路“绿灯”。
5月14日,罗彩霞事件又现“湖北版”——现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王俊亮被高二学生郑某冒领通知书,时隔7年才偶然发现,自己被冒名顶替上了四年大学。这不是巧合。2008年,济南大学通过查验入学通知书、考生录取信息确认表、准考证、电子档案、身份证、户籍迁移证明等新生证明材料,以及与新生逐一谈话,入学后进行两门文化课考试等措施,发现有21名2007级新生未能通过资格审查,涉嫌冒名顶替,被清退或自动退学。冒名顶替现象如此频繁,设计漏洞显露无遗。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认为,设计漏洞导致违规行为:“在一个按照法制正常运转的国家里,可能某一个环节,某一个人道德不好接受贿赂会帮你。但是一路绿灯下去不太可能。那就证明设计的漏洞非常普遍,才能造成这种普遍的违规行为的发生。这个和我们整个社会处在一个巨大的转型期有关。要想完善法规,就得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建设,建立规范并且稳定下来。”
设计漏洞往往跟权力相连。自2002年始,王峥嵘先后担任湖南省邵东县牛马司镇镇长、隆回县公安局政委,直至2006年因经济问题被双规,2008年被开除党籍。一时间,讨伐“权力通吃”的话语充满了互联网。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琳表示:对权力的警惕和对权力滥用的鞭笞无疑是必要的。只是,权力若已腐败,意味着它不惧批评,也不怕鞭笞,唯有让权力滥用者在法律上得到应有的惩治。所以,司法机关介入调查,为司法究责提供事实基础,比单纯的批评要更显务实。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12日表示,湖南邵东考生王佳俊冒用同学罗彩霞身份上贵州师范大学案,是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明,将对教育系统违纪违规单位和人员严肃处理,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