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国取消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 差别电价收入由中央划归地方 全文 -沪指直逼6000点 权重股引领狂欢 股市已成为国民经济"晴雨表" -中国九月受灾人口达4000多万 台风等为主要灾害 经济损失逾百亿 -首个国家煤炭产业政策出台加速 扭转投资过热 明年煤价仍上涨 -中国人基因组图谱出炉 检测需200万 国产7000米载人潜水器亮相 -上海金融机构贷款增速创新高 个人贷款拉动 信贷投放亟待控制 -监管机构将从六方面推进基金市场发展 城市居民理财首选基金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进发射基地 年底前发射 -央行发1500亿票据 第6次加息信号强烈 9月重要经济数据24日发布 -中方拘4冲闯韩国国际学校者 外交部就东海问题磋商等答问(全文)
上海自主招生培训班涵盖沪上名校 短期培训难见效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12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复旦、交大等高校试行自主招生,社会培训班应运而生。近日,一种针对2008年上海一本高校自主招生的冲刺强化培训班现身沪上,引起不少高三学生的兴趣。培训班称将用高校往年自主选拔的试题来对考生进行强化辅导,帮助学生提高自主招生命中率。不过,高校试行自主招生,本为全面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单靠短期培训如何能行?教育专家对此提出质疑。

宣称培训涵盖沪上名校

“针对各高校的特点,对报考上海著名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进行主要考试分析强化辅导。”近日,一张写明能为各高校自主招生提供辅导的宣传单在一些名高中校园中出现。记者看到,宣传单上的口号写得十分诱人,不仅说道“教学全部使用经专家审定过的内部教材,是历年针对性强化辅导汇集”,且还一网打尽了包括复旦、交大在内的沪上各知名一本高校。

记者随即与推出该培训课程的培训机构取得了联系。据机构负责人介绍,该培训班将先期开设数学和英语两门课程,对一本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指导。而对通过笔试环节的考生,培训班还将推出面试辅导,比如对英语,就会模拟个性化的考试空间。

参加者须是重点学校学生

单门课程学费1500元,其中包括15课时,算下来平均一课时100元的收费在培训行业不能算高,不过据该负责人说,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参加者必须都是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优秀学生,且曾经在竞赛中得过奖或者能通过该机构组织的内部测试。

就算是高门槛、少人数,但冲着“自主招生”四个字,仍有不少学生颇感兴趣。在华师大二附中读高三的朱同学正在为明年复旦的自主招生做准备,了解到有这样一个培训班后马上就去报了名。她告诉记者,自主招生试题很综合,但学校里不太会讲,现在有这样一个班自然要去听听,另外听说自主招生对英语的要求是大学四、六级,报个班也是希望能在英语词汇上有所突破。

短期培训难见效

按照该机构负责人的说法,只要是考试就都是应试的,更不要说复旦自主招生第一轮笔试全部都是选择题,“只要是应试的,就可以让培训机构有机可乘。”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守钧直接对这种说法提出了批驳,他表示,任何短期的培训都没有办法对自主招生进行复习,社会上开出的这类培训只是出于商业目的,没有任何的意义。“复旦自主招生的第一轮虽然是笔试,但考查范围覆盖高中10门学科,涉及知识面非常广,短期根本没办法进行复习。而面试环节的题目更是带有随意性,考查的是学生的素质,更是不可能去复习的。”

包括上外招办在内的一些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学校的自主选拔考试以开放性试题为主,不少试题并没有标准答案。这些都不是短期培训所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外面的这些培训班都只是一种噱头。

普陀区教育考试中心原高招办主任刘章杰也指出,如果说针对一所学校的自主选拔进行辅导还有可能的话,将全市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全部一网打尽的培训还没有人能够做到。(王婧)

来源: 解放网-新闻晨报

相关文章:
高校自主招生录取要过三关
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试题选登
全国59所自主招生高校名单
上海11所高校今年进行专科层次自主招生改革试验
教育部今年将在京津沪三地高职院校试点自主招生
教育部宣布今年新增11所具有自主招生资格高校
图片新闻:
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有望2009年下线 京沪旅程只需5小时
上海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 月收入低于六百元的可申请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聚焦十七大前中国人事任免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