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0年底,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各地为实现“普九”而背上的债务至今已高达500多亿元,成为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烫手山芋”和诱导农民负担反弹的重要隐患。500多亿元“普九”债务日益引起中央高度重视,我国将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普九”债务化解工作。最近,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此话题接受了半月谈记者的专访;同时,半月谈编辑部组织记者分赴各地调研,发现了一批通过机制和观念创新将化债工作推上快车道的典型,其经验值得借鉴。
中国将用3年左右优先化解 500亿元农村义务教育巨债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答半月谈记者问
半月谈:中央近年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鼓励地方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当前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面临哪些有利时机?
张少春:乡村债务规模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乡村债务问题,先后就清理化解乡村债务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4年国务院提出了“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指导、逐步化解”的化债原则,并要求地方选择少数县(市)开展化解乡村债务试点。2005年国务院要求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明确了“约法三章”和“两项制度”。2006年国务院出台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指导性意见,鼓励地方进一步扩大化债试点范围,优先化解因举办农村义务教育等公益事业所形成的债务。2007年中央1号文件在强调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同时,明确提出中央财政要安排一定奖励资金,鼓励地方主动化债。从上述政策演变中可以看到,经过几年的探索,中央治理乡村债务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政策越来越明朗,力度也越来越大。
当前,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面临3个非常有利的时机。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将农村义务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各级政府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不断明确,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农村义务教育逐步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二是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连续迈上新的台阶,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财力保障,国家有能力解决多年来想解决而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三是以农村综合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县乡财政困难状况普遍得到缓解,为化解“普九”债务提供了良好的体制平台和制度环境。
清水县山门镇中心小学3年级的孩子们在朗读课文(2005年12月16日摄)。甘肃省清水县是位于黄土沟壑区的贫困县,但是这里却有21所小学,孩子们的读书声从来没有中断过。新华社发
半月谈:地方在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方面进行了哪些有效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少春:近年来,不少地方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有效办法,主要包括:一是清理锁定债务;二是核实确认债务利息;三是盘活闲置资产偿还债务;四是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化债;五是建立化债奖惩机制;六是内部消化债务;七是制止新债发生。
经过几年的努力,一些地方特别是重庆市在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解决了涉及农村中小学的债务纠纷,消除了影响农村中小学健康发展的隐患,维护了正常教学秩序;二是切实减轻了基层政府和学校的负担,为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良好环境;三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较好地维护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四是为化解乡村其他公益性债务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