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沧桑巨变中,给老百姓带来的最大实惠莫过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建市20周年的今天,我们最直接的感触就是:钱包鼓了,住房有了,小车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从骑自行车到驾驶私家车、从手摇电话到电脑上网、从简易诊所到“宾馆式”病房……20年来市民生活中的变化不胜枚举。市民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物要有营养,服饰要美观大方,居住环境要舒适卫生,交通应当方便有序,业余时间能过得丰富多彩。20年来市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消费结构持续升级,饮食消费支出比重逐渐下降,娱乐、文教等服务性支出迅速增加,消费内涵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用国际通用的恩格尔系数来衡量我市20年民生变迁:2005年泉州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4%,比1990年下降了25.8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30%—40%为富裕。
20年来,全市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活经历了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再到宽裕型小康的巨大飞跃。本版执行:黄宝阳曾聪虹
从温饱到宽裕型小康的巨大飞跃(上)
巨变,就在我们身边
——三位市民眼里的生活变迁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公务员苏先生、从事艺术行业的连先生和在银行工作的洪先生三人是老同学,地改市时刚参加工作不久。过去的20年,对他们来说是一段非常重要的人生历程,结婚、生子、建立自己的事业……他们与我们的城市一起成长、一起走向成熟。
“我觉得20年来市民生活最直接的变化就是钱袋子鼓了。”从1983年开始就在银行工作的洪先生说。
当时,洪先生在靠近西菜市场的储蓄所工作。地改市初期泉州只有4家银行,到银行存钱的人很多。工薪阶层一发工资就把钱存到银行,需要用时再临时取。“一些买菜的市民会先用存折到银行提个10元、20元再去菜市场”。
“听说过‘贴花奖’吗?”看到记者疑惑的表情,洪先生解释说:“贴花奖是当时银行发行的面额为2元或5元的票券,到年底可以参加抽奖,一个月几元钱地存,这是当时我们很多人攒钱的办法。”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部分人的月工资只有五六十元,“万元户”真是凤毛麟角,“当时,市民都是工薪阶层,日常收入很单一。现在商品经济这么活跃,不少人办厂、经商、投资,市民收入越来越多样化,钱袋子一步步鼓起来了。”
市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0年的1538元增加到2005年的14209元;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830元增加到2005年的16315元,城乡居民收入均居全省第二位。
生活质量:今非昔比“三大件”
上世纪80年代“三大件”指“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而后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现在呢?当各种家电已经成为最普通的日常用品时,人们已经很难用什么“三大件”来概括如今市民的生活了。据统计,2005年底,我市百户城镇家庭拥有电冰箱103台、空调器172台、家用电脑60台。
“20年间我家的电视换过好几台,个头越换越大,从黑白到彩色再到数字电视,现在每个房间都有电视了。”苏先生感叹道,现在普通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庭耐用消费品已经不能满足部分市民的需要,近几年,大屏幕高清晰度彩电、大容量多门冰箱、空调、微波炉、家庭影院、家用电脑、多功能手机等换代产品相继进入寻常百姓家。
就连被视为高档消费品的汽车,也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进入寻常百姓家。苏先生告诉记者,当时每个人上班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买辆自行车,为此要省吃俭用好几个月,“近几年来泉州有私家车的人多了,路上堵个五分钟,后面就有一排的长龙车。”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0万辆。
消费水平:从“票”多到“卡”多
20年来的变化让连先生感受最深的是:“经历过社会商品紧缺年代的人都有切身的体会,‘票’在市民生活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现在市民手中‘卡’多,社会商品应有尽有。”
上个世纪80年代,很多东西要凭票供应,凭票买米、买肉、买布等,市民要到市区南门百货、钟楼百货和建成百货三家百货商场买。
现在大小超市、大卖场遍地开花,市民挑选的余地非常大。“钱包里卡多,出门买东西带卡就可以了,刷卡购物与持票排队购物相比,少了紧张压迫感,多了几分从容。”连先生的钱包里就有电卡、水卡、银联卡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