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美国与越南在南中国海举行联合军演 武力炫耀背后是霸道 -舟曲泥石流致1117人遇难 排查出九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 -铁道部将推高铁月票 网络订票进调试阶段 上座率真实准确 -银监会拟禁止银行向未成年人发信用卡 禁止不当催收行为 -圣元被指擅自修改奶源地信息 3武汉女婴不一定是性早熟 -全球未来20年恐遭遇小麦荒 越南称中国从其进口60万吨大米 -国家知识产权局团购限价房 最穷者年入11元 官方回应 -中国社会隐性收入9万亿 最贵公寓15亿 买家或来自中国 -汽车制造关键技术被外企垄断 新能源车央企联盟望8月成立 -中国今年财政收入将成全球第二
首页>>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动态
《西部蓝皮书•2010: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发布/实录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7 月 24 日 
关键词: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0 西部经济发展 西部经济 中国 西部 经济发展 报告 2010 西部蓝皮书 西部 低碳产业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 陈栋生:

谢谢协办单位的邀请。西部大开发十年成果很大,经济总量增长幅度是历史上最高,特别可喜的是从2007年以后,西部经济增长的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值和东部,城乡社会的公共服务有一定的进步。我们今天在呼市开这个会,特别要提到,内蒙古从2002年开始是八连冠,简单的讲就是把八个字“扬煤吐气,追风逐能”,我们郭总编的书上写到,全球城市的竞争力报告当中,最新的一本就是全球的城市经济增长幅度前十名的城市中,中国占九名,中国九名当中有三名就是呼、包、鄂,我刚才看到西部蓝皮书赵教授写的内蒙古现象,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但是也有两个遗漏。刚才张司长有指示,要我们碰撞,这就关系区域经济学界方法论,讲的理论都对,进口的也好,中国的也好,我二十年前就讲到,以北京、秦皇岛煤炭下水的地方为中心,中国的煤炭和其他的能源、资源的开发就是由东到西,最早是80年代山西,第二步是陕北和宁夏、内蒙的鄂尔多斯,后来就是甘肃的平阳,现在已经到了新疆的哈密一带,因为消费中心和煤炭的下水中心,呼包鄂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内蒙古同志会干是原因之一,国家把煤炭、天然气放在鄂尔多斯是第二,第三是需求,是北京奥林匹克的发电。我们要看一下投资,有多少投资是从外部来。我在陕西开会就讲过,陕北开煤就要把山西煤炭用血换来的教训放进去。现在新疆的煤炭大开发,山西煤炭的资本成千亿的涌动,新疆的教授也来了,我就希望,你们干一件事,山西的钱是好的,但是山西的野蛮的开发方式绝对不能转移到新疆,而且要把山西的血的教训变成新疆的煤炭开采的科学方式,尽管山西主要是低价煤,哈密那里是露天。

2010-07-24 11:23:55

  • 陈栋生:

最近几年在重庆、天水,利好的消息非常多,元旦就批准了甘肃的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接着是西藏工作座谈会,五月份是西藏工作座谈会,七月份会议达到了高潮,而且不是形式的。大家因为有七月份的工作会议要求全国各省市对新疆进行对口支援,一个省市包括个一个市,新疆现在是全国有机场最多的省,为什么?19个对口的省都要飞过去,才比较快。另外就是,中央在西部开发当中,指导思想目标都提得非常明确,我就不重复了,我现在想一讲一个问题,在这么热的时候,大家希望放一点空调,所以我就想起一句古话,叫“要想甜,加点盐”,我们在这么高温的情况下,搞研究的、搞高教的,应该有理性的思考能力。因为各个地方都比着对口支援的单位,比如南疆非常困难,南疆的克州去年农民收入才1800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1/3,但这1800元还是经过很多的奋斗才达到的。和田稍微好一点,2660元。

2010-07-24 11:30:19

  • 陈栋生:

我有这个思考,因为西部生态的特殊性,所以我们一定要使开发在自然承载界限之内,不要建设性的破坏,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再一个,就是今年老天爷给我们下了几命令,第一,西南春季的大旱,说明我们过去是铁公鸡,对农田、水利特别是小型的水利的建设不进步,甚至有退步,现在的洪涝灾害把县城都泡了,说明我们的水利工作还谈不上全面小康,我想我们在这些地方做一些实事就是对老百姓的贡献。谢谢。

2010-07-24 11:39:11

  • 张吉维:

接下来清华大学经济研究所蔡继明教授讲话。

2010-07-24 11:41:05

  • 蔡继明:

我讲的题目是“西部的开发如何由资源的输出向内生发展的转变”。大家都知道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召开会议,特别是最近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在进后十年西部大开发当中,必须以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所以有人概括出今后这十年西部的大开发要由输血型向内生型发展道路的转变。我想第一个问题要谈一下,如何实现这样一个转变。我从三个方面谈。

第一要推进资源、税费的改革,使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和经济优势,西部资源丰富,十年来,西部的开发主导模式是什么?我认为与其说是外部的资金注入,还不如说是西部的资源输出,有些网友也做过这样的评论,如果仔细观察这些年来国家的投资,投在东部的都是大型工业企业,比如说上海国有的钢铁、乙烯、化纤、造船、集成电路等等,而投到西部的基本上都是为东部服务的非生产性项目,比如说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所有这些都涉及到西部的资源源源不断的流向东部。单纯的能源的开发不可能为西部创造多大的岗位,而且过几十年之后资源就枯竭了,反过来如果把这些资源留在当地转化成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才可以实现以民为本的西部的发展。

2010-07-24 11:41:20

  • 蔡继明:

有很多报道西部天然气储藏那么丰富,但是周边的一些地区却出现了气荒,还有很多村民还是在烧木柴、秸秆,这些现象是非常令人费解的,有能源的地方用不上自己的能源。今后西部大开发的十年又确立了23项目的工程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占了九个,这些项目建成之后,西部资源向东部输送更加流畅了。

下一个十年该怎么办?我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资源的优势转变为产业的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度上做一些改革推进,这就是最近已经提出来的先在新疆试行的资源税改革。过去资源税征税的标准很低,是从量税,而这些实物量的产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稀缺性越来越大,落到实处税率 不高,这次新疆的改革就迈出了第一步,就是这些能源、矿产资源的税收由从量改为从价,大约是5%,以新疆为例,这样一个改革就可以使新疆的收入增长上百亿,就全国来说,就石油这一项估计从价税可以增长10倍。但是仅有这项改革还不够,我认为税费改革应该通盘考虑,既要改税,又要改费,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征收主要是税,国家是以所有者的身份应该是收费,而费按照马克斯的地租理论应该包括绝对地差和级差地租,应该针对不同地区和矿产资源开采难易程度、丰富程度进行征收。

国有土地应该实行分级所有,中央拥有一部分,地方也应该拥有一部分,省拥有的是跨地市的,这样一来,绝对地租归国家,级差地租规地方,这才能够保证西部大开发资源的优势转变成产业和经济优势。

2010-07-24 11:44:42

  • 蔡继明:

第二点,我最近在看,一份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作出的决定,里面谈了两点,一是在西部推进土地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要做到和城市建设用地同地、同价,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加快城市化进程。 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以及最终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的途径并不是建设新农村,也不乡镇企业,也不是搞离土不离乡,应该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随着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进入到城市的第二、三产业,他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多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会接近原住民。未来40年根据有关部门特别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未来十年我们城市化每年要增加1个百分点,到2020城镇化到56%,城镇总人口达到8亿左右,每年新增的城市人口达到1650万,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到205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可以达到68%,这样就可以出现巨大的市场需求。大家可以想像,一年增长1650万的城市居民,按照每个人最基本的居住标准,比如说人均25平米,这对钢铁、水泥、建材家具等50多个行业将产生重大的拉动作用。

2010-07-24 11:49:14

  • 蔡继明:

我们自己要转变发展的观念,我个人主张应该推进城市化,把它当做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四十年国家的主导战略,如果每一个地区能够主动的实施城市化战略,就不会甩在后面。

2010-07-24 11:54:16

  • 蔡继明:

城市的户籍人口只增长了2倍,其实我们46%的城市化水平,有10个百分点是被城市化的农民工。

最后一点是启动土地制度改革,我叫“新土改”,解放初期进行了一次土改,农民获得了土地,拿到了产权,后来便成了集体所有制,这是第二次土改,第三次土改就是联产承包制,如果我们再启动一次土改,那就是第四次土改。

我认为要在所有权上做文章,这样才能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制度保障,30年改革就是从土地制度引起的,包括小岗村、深圳的土地的开发,当前土地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制约了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提出了强烈的要求,包括三门峡库区等等,这里也提供了一些数据,各个地方其实都在积极探索土地制度的变革,包括西部的重庆作为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实验区,他们率先建立了农村土地交易所,开展地片交易,成都实行了土地确权颁证,这种确权颁证包括宅基地使用权,包括房屋的所有权,包括承包地的承包权,还有林地的承包权,有了权证,下一步就可以进行交易。事实上,成都地方政府已经在为住宅的交易提供担保,我想这就是改革的一些迹象。当然,小产权房遍布全国,这也是无奈的选择,至于很多地方在集体的土地上兴建起了漂亮的城市,这完全和现行的政策是相冲突的,因为我们现在强调要搞城市建设,一定要使用国有建设用地,我们知道著名的华西村,他们建的高楼高达328米,和北京市最高的楼和一样高,他们戏称和北京保持高度一致。

2010-07-24 11:56:45

  • 蔡继明:

新土改我提出几项原则:第一要根据公益性用地和非公益性用地划分安排土地所有制,不要城市一定是国有,农村就实行集体所有。第二,国有的土地要实行分级管理。第三,城市建设用地要实行同地、同权、同价。第四,土地制度的安排应有助于推进城市化的进程,现在农民离土离乡,进厂进城,进城又不落户,在农村保留地宅基地、保留着承包地,这样怎么能够实现土地的集约,怎么能够让他们最终在城市落户呢!第五,土地制度的安排要保证粮食安全,我们现在是既要马儿跑的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凡是种粮的地区种粮的农户种粮的县一定是穷省穷县穷户,我们为什么不拿出必要的财政让种粮的农民安心生产,让他们至少要得到不低于进城务工的收入。第六,土地制度安排要规范政府的行为,遏制土地的腐败。第七,土地用途管制高于土地所有权,小产权房没有必要变大产权,小产权房也是产权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除非违反了建筑有关用途的管制,只要是符合用途管制那么就应该大家同地、同权、同价,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2010-07-24 12:01:15

  • 张吉维:

接下来厦门大学的李文溥教授发言。

2010-07-24 12:04:37

  • 李文溥:

我讲一点东部福建的情况,对西部不太了解,我只是想讲讲福建的事,大家都知道福建过去是西部,因为改革开放前福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第24位,这些年福建发展还比较快,但是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福建到今天为止,如果说全国GDP增长10%,那么福建是13%,这样高的增长率是有增长,但是没有相应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到了2008、2009年福建省份最后好的产业还是今天大家所知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产业是90年代中期福建省最具有竞争性的产业,没有想到过了2000年它重新复活了,而且现在还是福建最好的产业。福建现在前6位的产业有四个产业全是做鞋子、牛仔裤的产业,这就引起我的一个思考,为什么福建省人均收入增长快,但是福建省的产业结构升级如此之缓慢。

2010-07-24 12:06:38

  • 李文溥:

2000年之后,福建省的每单位工业产出所需要的劳动投入差不多相当于1980年的水平。

第二个,福建省每年有40%的劳动来自外省,最需要的劳动是16—34岁的轻工,是需要做衣服的女工,都是服装的剪裁工,到今天还是这样,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福建省的消费对GDP的拉动在东南沿海四省一市中是最低的,但是我看了一下,广东、浙江、江苏消费对GDP的拉动也只相当于全国的平均数,也就是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低于他们的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出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这样一个现象,我过去不太了解,但最近发现,实际上最大的问题是随着经济增长、人均GDP的水平的提高,但是要素比价之间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福建省劳动力还是很便宜的,土地还是很便宜的,由于劳动力、土地便宜,就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福建省的长期不会被赶出去,最近这半年我发现情况有一些变了,自从富士康事件,沿海开始加工资了,最近福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较多的向江西转移了,所以说,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但是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呢?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是资源要素比价的扭曲,而这个扭曲大家都知道是政府,不是其他人,是政府扭曲了这个比价,现在,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扭曲的比价的关键问题在于政府要追求GDP的高速增长,要追求财政收入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就必然靠项目拉动,项目拉动就必须降低投资门槛,要给投资以补贴,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产业升级在经济增长中本来必然出现的东西被固化了,我现在的担忧是,都在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在讲调整产业结构,但是我发现,到了今年上半年,这个形势最近不大提了,最近所到之处都在讲加快发展,有一些地方提高三年翻番,有一些地方甚至下指标,十一五期间每一个大县三年必须翻番,小县两年必须翻番,而且逐月考核当地的投资增长率,要求投资增长率不低于40%,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发现,政府除了不断的压低当地的劳工和当地的土地价格以吸引外资以外,还有什么道路可走?在这种情况下,就必然会导致认为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迟滞。

2010-07-24 12:08:34

  • 李文溥:

可能这是一个东部发生的故事,我想说的是,东部发生的故事在西部也是值得注意的。为什么呢?如果说东部的产业结构停滞,在相当程度上过多是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靠人为的压低劳动成本,那么我们可以发现,西部现在又多了第三个东西,过多的依赖廉价的资源,现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利用廉价资源的这种超高速发展,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形成了路径依赖,因为在东部实际上除了劳动力、土地便宜,利用这个便宜之后形成了依赖,当地投下去的固定资产形式决定了在劳工不便宜的时候还要尽量的保持这个产业的生命周期,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西部在过度依赖资源,形成依赖资源的人力资本、固定资产资本之后,也许有一天当你的自然资源不便宜的时候,你也没有其他的选择,这个时候就会导致一些问题,所以我可能要谈到的一个问题是,无论东部和西部经济发展我们发现都有一个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号称市场经济的国家当中,其实利用市场的力量决定经济发展是不够的,东部的扭曲是政府做的,西部有没有这个问题?我认为一个正常的市场发展可能不是太快,但是从长远看效率可能是更高的,而政府现在推进的加快发展我很担心。

东部已经发生了,我发现类似的问题在西部也出现了,所以在中国出现更好地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发展经济,我认为这个问题可能到今天还不过时,谢谢大家。

2010-07-24 12:12:14

  • 张吉维:

下面请国家发改委肖金成教授发言。

2010-07-24 12:14:38

  • 肖金成:

非常感谢会议对我的邀请,祝贺西部蓝皮书的出版发行,我参加会议还是比较多的,六本书我最起码参加过三次,我对西部也是持续的关注,今年我讲的题目是《西部大开发:新的十年新的举措》。

2010-07-24 12:15:00

  • 肖金成: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了西部大开发的工作会议,总结了西部大开发十年来重大成就和丰富经验,分析的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未来十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的任务,为西部大开发增加了新的动力。因为十年时间,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已经全面形成,比如说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大家感觉到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一些弱化,这次会议我感觉到对西部大开发增加了新的动力,会议为西部大开发明确了新的战略定位,比如说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把地位给明确了,这样就西部大开发的信心应该增强,第二是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这三个地位对西部大开发还是定位比较准确的。

另外,会议也明确了未来十年的总体目标,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所以三个大台阶也足以让西部人民热血沸腾。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候,西部人民如沐春风,现在这个定位和目标也让西部人民热血沸腾。所以我觉得,目标定位都很明确,关键的问题是,西部大开发的路怎么走?新的举措是什么?从会议公布的资料看,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生态开发为支撑,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各家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智能化和民生改善。

2010-07-24 12:16:10

  • 肖金成:

我回想了一下,西部大开发提出的这些举措都提出过,这不能叫新举措,应该说是老举措,只不过是加了两个字“更加”,但是新的十年确实有新的举措,前面是老任务、老举措,我觉得新的举措起码有两条,我们还要再加一条,就是靠学者们呼吁的,第一个是:注重优化区域布局,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我为什么特地拿出这一条?因为西部大开发的时候我曾经提出过,要在西部培育新的增长极,但是没有人理会,后来我说西部大开发重点是要发展中型城市,这个确实写到了文件中,但是城市如何发展并没有很好的制度、措施方面更全面的安排。这一次提出来有重要的意义。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所以谈到西部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翻翻我对西部的言论,可能是相互矛盾的,有的时候我说西部很好,应该加快发展,有的时候说西部生态环境很脆弱应该加强保护,但实实在在西部确实不能一概而论,有高山大川、戈壁沙漠,也有四川盆地,有塞外江南也有不毛之地,所以有些地方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像贵州、广西的喀斯特地貌地区森林植被一旦造成破坏将万劫不复,所以我们保护就会成为重中之重,但是,是不是就不要发展?所以我们的观点是,在适合发展的地区加快发展,促进经济要素尤其是人口的集中,在不适合发展,尤其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加强保护,促进人口的外迁,促进外迁也是重要的任务,所以说,外迁迁哪里去?就迁到适宜人发展的地方,这应该是新的十年新的举措,应该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政策支持和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者,进而实现产业积聚和人口的增加。主体功能区的工作就是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哪些应该重点开发,哪些应该限制开发,我觉得这应该是作为我们的新的十年一个新的重点。如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我们的区域经济学者应该在这方面做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工作。

2010-07-24 12:19:01

  • 肖金成:

第二个举措,提出了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共建产业园区的提法,这也是我几年前写的一个报告中的重要观点,我发现西部地区的财政很薄弱,都是吃饭财政,搞建设要靠中央支持,但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世界转移的平台始终建立不起来,没有承接转移的平台,怎么来实现产业的聚集,怎么促进产业的转移?所以投资者不敢来,不想来,我们的成就很多,但是就在市场化方面,让企业来投资成就确实不显著,这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第三个举措,资本市场的发展,我觉得在一个金融欠发达的地区,要建成发达的经济是不可能的,所以至今我们西部地区应该说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还是比较薄弱的,一方面国家大量的资金投入,一方面有大量的资金流出,像资源一样、资本市场也一样,国家大量的资金流进来了,但是众多原因又流出去了。

谢谢大家。

2010-07-24 12:24:47

  • 张吉维:

下面请武汉大学的郭熙保教授讲话。

2010-07-24 12:28:16

  • 郭熙保: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我们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也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全国的基地分布都是有区域平衡型的,与经济发展有一些不相同,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但是我们研究基地基本上每一个地区都有,东部有长三角在南京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在南边有特区经济还有港澳台、珠江三角洲经济研究中心,西部发展有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长江上游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部也有中国研究发展中心,当然,我们这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要和其他的区域性的发展研究中心有一些区别,我们主要是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是重在全国性的。我们对西部的发展没有很具体的研究,姚慧琴主任邀请我作为嘉宾讲,我说我没有对西部的研究,我今天讲的主题也许是我研究的一个课题,但不是与今天的主题可能有点远,也是给大家换一个思路给大家谈一些其他的东西,我谈的问题是,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一些思考。

2010-07-24 12:28:49

  • 郭熙保:

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出了很多书,在发展经济学研究方面也做了很多的重要贡献,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简单的讲一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把范围要限定,才能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发展经济学是研究落后地方、落后经济发展的学问,如何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所以有人说叫穷国经济学,但这也有一点道理。把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叫做富国经济学,也是不太严格的划分,但是研究发展中国家,正在发展中的地区的经济问题,可以说是发展经济学要研究的问题。当然,发展中国家本身也存在着千差万别,因此发展经济学与国家的国情相结合才能提供理论基础,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适用中国,比如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

首先是,什么是中国的国情? 我们理解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质或特色,也可以叫中国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成为中央的指导理论,我们说从是从经济角度看,中国的特色是第一是发展中经济、转轨经济、大国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过去我们谈国情的时候,说中国人口多,底子薄,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是大国,第二是发展中国家的两个特征。这是不够的,什么是发展中经济?发展中经济主要是指欠发达的经济,我们说从量化的角度看,从收入水平,包括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等称为是发展中经济,当然在世界银行列出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其中有140个国家都属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对发展中经济体现最鲜明是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的国家,中上收入国家基本上发展经济的特色是越来越小,但是主要特征是结构以农业为主,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低,当然我们国家符合这种特征,算是发展中经济。第二是转型经济,80年代一些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国家实现了转型向市场经济过渡,包括前苏联东欧国家,包括中国、越南和老挝,这些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国家大约有25个国家属于转型经济。当然我们不能说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是转型经济,中国体制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所以目标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分散的市场经济,属于典型的转型经济。

2010-07-24 12:32:29

  • 郭熙保:

大国经济是指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经济体,什么叫大国,也是有一些有异议。这几天我将要发表一篇文章,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对经济增长是否有影响,世界人口超过5000万的有23个,超过1亿只有11个国家,中国人口超过13亿,当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此外中国的地域广阔,版图面积也是世界第三,中国GDP总量现在也居世界第三。无论从经济规模而言,还是从人口,从地域来说,中国都是一个大国,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大国经济与小国经济具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大国有大国的优势,也有其劣势,我们不能说大国一定只有优势没有劣势,只有只有劣势没有优势这也是不对的,我们说大国经济的特点是大国的经济中的发展模式、政府的治理方式上与小国有很多差别的,中国的经济具有典型大国经济特征,在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时,必须考虑这样一个因素,大国采取不平衡的发展战略,小国一般采取的是平衡的发展战略。而且大国在对外经济的战略上也是有区别的,像大国出口量比较大,如果要是说他的出口什么就跌什么,进口什么就涨什么,但是对于小国就没有这么一个影响,所以大国经济有很多问题是值得研究的。第四个方面是社会主义经济,这是指什么?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强政府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当然,苏联、东欧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是转型经济,但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越南虽然是转型国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个国家有点相似,但是越南的经济比中国要小得多,所以符合这四个方面特征的只有中国,把这四个方面结合起来研究解决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也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2010-07-24 12:37:12

  • 张吉维:

下面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杨志教授讲话。

2010-07-24 12:41:27

  • 杨志:

引起我对西部问题的关注是两个事情,我在2005年到2007年我在新疆工作两年,因此对新疆发展资源情况、人文情况以及发展面临的问题有了一些体会,特别是对它生态的不可持续性有了比较深刻的看法。对西部问题第二个思索是,实际上2009年到今年我被派到中国人民大学在苏州搞的国际学院,苏州是长三角是我们国家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在那里感受了东部的经济,东部经济比如,苏州、无锡、比如江阴,比如说前不久从张家港回来,张家港和北欧的城市没有太大的区别,中西部地区的对比就表现出了,我有一个疑惑,我在参加哥本哈根会议时有一个体会,许多外国学者尤其是对中国没有研究的学者,非常反对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他们说,你们的奥运会,你们的世博会,以及你们政府代表团到国外来学习,以及包括你们的学者到国外来,你们所表现的收入,不是发展中国家,甚至我们一些国家都感到失落,东西部的巨大差异使我对西部问题有更深入的思索,这是中国的复杂性。

我们在西部大开发十年之后,如何探寻西部发展的路径问题,我很赞成刚才那位教授讲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除了在理论上研究之外,更多的是我赞成张东刚司长谈的,我们一定要研究真实的问题。

2010-07-24 12:42:46

  • 杨志:

第二个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有一个现代管理学家德鲁克,他在80年代就谈到一个问题,我们处理任何一个微观的问题,包括企业和区域,都要置放到一个区域中,我们西部在寻求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路径时,应该考虑什么样的宏观背景呢?我认为有两个背景需要考虑,第一是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第二是,全球在解决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实际上西方国家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这样的生产方式推动。而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处理问题在现代产业中表现为智能的网络,比如说在新能源的问题上物联网、智能电网,因此我们希望在涉及这些问题的时候要加进去,这也是优先的地位,有特殊的地位,我们的研究也要应服务于社会,一定要把基础性的理论介入之内,否则不会在在高水平上服务社会。 最要命的是,今天构架明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的智力水平决定明天的结构、明天的状态,如果我们今天在一个低水平上,明天一定是低水平,所以我也赞成司长谈的,我认为在教育文化方面突出的不够。

2010-07-24 12:46:04

  • 杨志:

第三点,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现在因为我在学校里研究信息化、网络化,我有一个观点和教授们分享,在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同时也在资源短缺化的情况下,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究竟是什么?是企业还是开发区,是园区还是一个发展带,例如我们的西三角,这是对理论问题提出的挑战,因为如果孤零零的一个企业在环上、资源上共生性欠缺,仍然在狭隘的范围,因此我们可以回忆一下,现在的微观基础往往是一个工业园区,一个三角带,区域性的经济有了新的意义,在这方面是需要突破的。我向大家介绍三本书。比德迪肯的《全球转变—重塑全球经济地图》,美国发表了《轻经济——一场即将到来的经济革命》如果从今天看昨天,人家都应验了,他的经济学家、他的社会学家,他的智库引领社会发展,尤其是在现在,单纯的企业经济、产业经济能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实际上经济的内容已经泛经济化了,许多外部的问题需要用经济学理论处理。

2010-07-24 12:48:13

  • 杨志: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现在都在谈创新,如果用熊皮特的观点是毁灭性的创新,这种创新是否可持续,我到奥地利,他的房子一出来1632年,例如维也纳大学1372年建立的,房子都在那里,什么东西是可持续的,动物界中我知道鳄鱼是活化石,我问过日本京都大学一个教授,他说,杨老师,可持续有竞争力是看谁活得更长远,在京都谁最老最有竞争力。

我上面所说的所有问题说明了我们今天的社会具有复杂性,所谓复杂性是在已知和未知的情况下发生问题,所谓复杂性是在今天和明天的之间发生的,用一句文话来说,是建构在制度与混沌与边缘。就要求研究者既了解制度如何,又要对未知进行探索,这是我要和大家分享的。

2010-07-24 12:50:57

  • 张吉维:

下面有请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学术委员张宝通教授讲话。

2010-07-24 12:52:05

  • 张宝通:

我对西部大开发有一个观点,以线传点,以点带面。因为我们西部太大,现在西部除了西北、西南加上了内蒙这样一个版块,占整个中国版图的71%,这样只能走重点发展的道路,我们在西部大开发的前五年重点抓了西亚欧大陆桥经济带、长江上游发展。实践了五年之后,发现效果不是太明显,我回顾反思一下,是战线有点长,力量不够集中,重点还是不够突出,西部大开发重点战略体现的还不是那么好,从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的时候做了调整,把西亚欧大陆桥经济带集中在了关中-天水,把西南集中在了北部湾、成渝,带动西部大开发的三大战略高地,但是十一五提出来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实施。这次西部大开发新一轮又重提了两个大局,我想,西部大开发把西北、西南整合了叫西部了,中间的秦岭、蜀道现在也已经突破了,我们的高速公路修通了,西安到成都也就五六个钟头,高速铁路建成以后,成都经过汉中天水到西安不用4个钟头,将来屏障就会变成国家的中央公园,这是我们的南北分界线,交通可以整合了,整合了就可以承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的两大基地,就是装备基地,另一个战略性新型基地,从50年代和后来的三线建设布局了大量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以国防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在发展战略性新产业上在某种意义上比东部还有意义,因为这是国家的基地,西部统一了,构建西三角和珠三角环渤海的意义就接近了,我国整个增长的布局就协调了,我简单点先把观点谈一下,具体的书上都有。

2010-07-24 12:52:32

  • 张宝通:

我还想谈一下,我国布置了四个基地,第一个能源基地,第二个资源深加工基地,这两个基地在那里,就在我们今天开会的地方,这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定的基地中,我们这个地方有两个,一个是陕甘宁盆地,一个是鄂尔多斯市盆地,是我国目前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是我国未来最大的能源基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全球发展最快是中国,中国最快的发展是内蒙,内蒙最快的发展是鄂尔多斯市,陕西最快是陕北,榆林的工业增加值超过了西安,为啥会出现这个现象呢,像关中-天水的先进制造业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面临的挑战是有区别的,陕甘宁、呼包鄂、鄂尔多斯市盆地,陕甘宁盆地与沿海产业结构是有互补性,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现在讲,发展方式转变的时候,再讲产业升级、电力的时候,不要照办西方的东西去攻击能源基地,攻击资源深加工基地。一个是国家的基地,是国务院定的,一定要坚定不移去发展,首先发展资源,接着发展深加工基地,我们也有自己的特色,西部的第一特色是能源基地,第二特色是资源深加工,第三装备制造业,第四是新型产业,让中国走西方路,让西部走东部路是行不通,我们去年在哥本哈根会上,为什么温总理跟他们对抗呢,就是因为我们发展中国家,我们是煤炭为主的国家,如果是走低碳经济我们就不能发展,中国是不缺煤的,中国缺的是石油和天然气,我们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要坚定不移地去做,现在整个世界在兴起新能源革命,我认为少了10年,多则20年,到那个时候我们的煤炭就贬值了,我们的战略机遇期、黄金期就这20年,如果是学欧洲搞低碳,中国的和平崛起就完了,我们一定要应对危机,应对挑战,要建成国家的能源基地,这是国家赋予的第一个任务。

第二个要搞产业链,我们开发了煤电,我们发了电,我们从鄂尔多斯市看,绿油油非常好,我们讲大漠风光,鄂尔多斯市思想解放,敢挖煤,敢发电,钱很多,成了内蒙的第一大市。过去是沙进人退,现在是沙退人进,北京没有能力,上海没有能力,鄂尔多斯市有能力,将来一定会繁荣起来。

2010-07-24 13:02:24

  • 张吉维:

下面请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赵海东教授讲话。

2010-07-24 13:12:51

  • 赵海东:

欢迎大家来内蒙古大学参加这个会议,时间有限,我只谈观点。

第一个关于内蒙古增长过程当中,所谈的内蒙古现象,很多宏观数据都能说明个问题,在增长的背后更多的看到的是配置效率的增长,这十年的增长内蒙古学的是传统的生产函数,不断的增加投资而导致的。

第二个,这十年当中,内蒙古其实是以借读生的身份进入到西部大开发,十年寒窗苦,我想十年后成绩最好的应该是内蒙,所以从增加来说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以质量看待增长,增长背后有很多问题,比如第一个,资源型产业和资源消费比重过高,但是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在只有资源具有绝对优势和国家发展战略方面,未来发展战略中,资源型产业所占的比重可能更高,所以我们说,调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对于西部这样的地区,主要的是怎么样更好地管理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经济,而不是要千方百计把这样的产业和经济压低的问题,十年经济增长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西部地区尤其向内蒙古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

第三个,所有制结构方面,地方的小型的企业越来越小,国有的央企越来越大,而这些企业的占比越来越高,对于未来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自治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收益更多的被央企拿走,而央企带来的外部生态环境负效应往往又要当地政府买单。

2010-07-24 13:22:54

  • 赵海东:

第四个观点,西部开发中,都说前十年更多的投在了铁路、公路设施,但是今年上半年京藏高速公路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当年建京藏高速的时候设计的流量是每年2万辆,现在每年要上京藏公路的大型的车每天流量达到12万量,差10万量,所以按照现在的流量就公路方面已经落后了20年,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央对于西部地区不能减少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民生的投资。

第五个,资源型产业占比不可能降低的情况下,需要做的更多的事情是怎么样创新管理,包括怎么样创新资源的开采模式,怎么样创新资源财富的管理,比如刚才张教授讲了,鄂尔多斯很多指标很漂亮,但是房价高、物价高,快速增长起来的资源财富又赶走了大部分人,所以说资源财富会抑制未来的发展,所以要创新资源的组织形式。

2010-07-24 13:25:16

  • 张吉维:

谢谢赵教授,今天上午来自不同地区的八位学者贡献了他们的思想的闪光点,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能够有交锋、有碰撞,但是,我这里还是要感谢这八位学者,也感谢在座的诸位,上午论坛到此结束。(完)

2010-07-24 13:26:08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上一页   1   2   3   4  



相关文章:
西部第一大学生创业园初具规模 预计创收1.5亿
中国西部农村标语变迁:从宣传口号到普及健康理念
西部贫困人口十年减少3300多万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探秘:将建国家能源基地
西部12省区一把手就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表态
2015年 成都初步建成西部金融中心
西部将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鼓励社会资金进入
中央投资将向西部民生工程领域倾斜 未来五年西部投资翻番
西部开发会议施惠政 四川上市公司“欢呼雀跃”
图片新闻:
舟曲灾后无人机航空摄影图公布(高清图)
NASA卫星绘制全球地表温度图 俄罗斯气温"飙升"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