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老化失修抗旱能力呈萎缩之势
《经济参考报》记者最近在河南、陕西一些大型灌区走访看到,大多建设于30年前的灌溉设施普遍老化失修,干支渠道破损、淤积和田间工程损毁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造成输水损失严重,而且使实际灌溉面积大大低于设计灌溉面积。
河南省安阳县共有耕地107万亩,曾经有5个自流灌区,设计灌溉面积70万亩。安阳县水务局局长谢宣海无奈地说:“由于多年来渠道破损失修,目前全县灌区覆盖面积仅剩15万亩左右。上个世纪70年代修建的洹南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0万亩,目前只能灌溉7万亩。近6年来全县粮食连续丰收,主要依靠的是井灌,每年新打机井数量在400眼以上。”
河南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入过境水量较丰富,河灌条件较好,先后建起万亩以上灌区243处,设计灌溉面积4438万亩。然而近20年来,在井灌迅速发展的同时,河灌不断萎缩。据河南省水利厅统计,目前全省大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为2460万亩,仅占设计能力的55 .4%。黄河在河南境内总长达到700多公里,其中仅30万亩以上灌区就达17处,设计灌溉面积1977万亩,但有效灌溉面积约为67%。
在陕西省粮食产区,灌区老化失修的问题同样导致灌区抗旱能力萎缩。据陕西省水利厅农水处副处长李少毅介绍,陕西全省设计灌溉面积2300多万亩,但实际灌溉面积仅有1600多万亩。
去年10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关于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指出: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多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一些地方在干旱面前束手无策,水利设施不堪重负;大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50%,中小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40%。由于水利设施跟不上,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仍然“靠天吃饭”。
地下水“透支”带来水安全隐患
提高农业抗旱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了引水灌溉、调整种植结构、保护性耕作等手段。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各地在抗旱过程中,过度依赖灌溉,特别是井灌,造成抗旱应急能力的“透支”。
2009年春天尽管发生了罕见的大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陕西省合阳县甘井镇使用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种植的小麦仍然获得丰收,亩产达到250至300公斤,比当地传统耕作的小麦增产1倍左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作农业专家李立科认为,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提高粮食生产抗旱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利用得还不够。
我国大部分旱作地区一直沿袭传统的以铧式犁翻耕土壤、裸露耕作法,容易破坏土壤结构、降低水肥含量、加剧水土流失,最终降低抗旱能力。实施保护性耕作,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然而推广应用并不理想。在“十年九旱”的陕西省,目前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的面积仅有260万亩。
如同保护性耕作技术一样,喷洒抗旱生物制剂、种植抗旱作物都是农业抗旱的长效手段,但在实际生产中,这些手段的使用远不如对灌溉条件的依赖。
地下水资源是农业抗旱能力的应急保证,但在一些粮食产区,地下水正在成为抗旱的主要手段,带来了水安全隐患。2008年冬至2009年春,河南省出现了连续108天的冬春连旱,但2009年全省粮食产量仍达到了539亿公斤,比2008年增产2.5亿公斤,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是大量开采地下水。目前河南省有机井120万眼,全省75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中,“井灌”面积高达5000万亩。
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副局长王有振说,河南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196亿立方米,根据测算,每年可采最大额度在100亿立方米,而实际年开采量在110亿至120亿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