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皖江 1 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
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
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地区。设立皖江城市
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有利于深入实
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
新途径和新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区域产业分工,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
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 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
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
见》(国发[2008]30 号)精神,编制本规划,用于指导和推进
示范区建设。
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包括合肥、芜湖、
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
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 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
省,对接长三角地区。2008 年规划区年末总人口3058 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5818 亿元,分别占安徽省的45%和66%。规
划期为2010-2015 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 年。
1 皖江是指长江安徽段。
第一章背景和作用
第一节 现实基础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国
内产业分工加速调整,产业跨区域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我
国东部沿海地区受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压力明显加
大、周边国家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迫切需要加快经济转
型,推动结构升级,促进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日
臻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内需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在实施扩大内需、落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政策措施的强
力推动下,承接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的步
伐明显加快。
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域内长江黄金水道、
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区位优势明
显;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产业分
工互补,合作基础较好;自主创新特色鲜明,产业基础良好,
配套能力较强;矿产、土地、水、劳动力资源丰富,长江岸
线条件优越,承载空间较大;综合商务成本低,生态环境优
良,宜业宜居。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安徽着力推进皖江开
发开放,加快推进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承接产业转移规模
不断扩大,为设立示范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规划引
导,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有待创新,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区
域合作机制有待完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支撑条件和
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尚需加强。
专栏 1:皖江开发开放基本情况
1990 年,为呼应浦东开发,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抓住机遇、开发皖江的
重大决策。1995 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皖江开发开放若干问题的意见》,
制定了《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外向带动、整体推
进、重点突破、形成支柱”的总体战略,以芜湖为突破口、沿江城市全面跟进
的开发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进入新世纪,安徽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东向
发展战略,皖江地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逐步形成了沿江制造业产业带和以合
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等城市为重点的城市带。2006 年,国家将皖江
城市带纳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重点发展区域。2008 年,合肥、芜湖、马鞍山、
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 个皖江城市实际利用省外资金达2306
亿元,占全省的71.7%,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资金占55%以上。
第二节 重大意义
设立示范区,是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探索建立
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
引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的
双重作用,构建区域分工合作机制,探索产业合理布局、要
素优化配置、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为中西部地区
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示范。
设立示范区,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
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通过大规模主动承接产业转
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有利于安徽加快构建
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加速新型工
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设立示范区,是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的重要途径。通过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
动与优化配置,可以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比较优势,集聚发展
要素,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发展步伐,同时为长三角等东部
地区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发展质
量和竞争力,更好地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资源
要素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
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新格局。
设立示范区,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保持全
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通过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
转移,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稳定扩大就业,激发内需
潜能,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夯实
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