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再落一子 皖江城市带6产业将获重点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通知
发改地区〔2010〕97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5号)精神,现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区域,具有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要素成本较低、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好等综合优势。加快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探索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全国范围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要认真领会国务院对《规划》的批复精神,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推动安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请安徽省人民政府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示范区建设的各项任务,密切与长三角等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和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按照《规划》确定的产业承接发展重点,抓紧推进相关工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要继续加强与安徽省的合作,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结合《规划》的实施,引导和支持本地产业向示范区有序转移,加快推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请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指导和协调。要根据《规划》的要求,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指导和支持。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指导和帮助地方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我委将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做好督促检查工作,会同安徽省人民政府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加强与国家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日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一月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背景和作用 ........................................ 2
第一节现实基础 ......................................... 2
第二节重大意义 ............................... 3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 4
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原则 ...................................... 4
第二节 战略定位...................................... 6
第三节发展目标 ............................................. 7
第三章空间布局........................................ 9
第一节推进“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 9
第二节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 12
第四章产业承接园区建设 ................................................. 13
第一节促进园区转型升级 ............................................... 13
第二节建设产业承接集中区 ........................................... 14
第三节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 15
第五章产业承接发展重点 ................................................. 16
第一节装备制造业 ............................ 17
I
第二节原材料产业 ....................................... 18
第三节 轻纺产业............................................... 20
第四节高技术产业 ......................................... 21
第五节现代服务业 .......................................... 22
第六节现代农业 .................................................. 24
第六章产业创新升级 ....................................... 25
第一节促进产业技术创新 .................................... 25
第二节 建设创新服务体系............................................... 26
第三节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 27
第七章 基础设施支撑....................................... 28
第一节构建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 28
第二节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 31
第三节建设水利保障体系 ............................................... 31
第四节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 ........................................... 32
第八章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33
第一节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 34
第二节促进转移产业集约发展........................................ 34
第三节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 35
第四节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 35
第九章 区域联动发展........................................ 37
第一节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 ........................ 37
第二节 加强与其他地区联动发展.................................... 38
第三节带动安徽整体协调发展........................................ 39
第十章 体制机制创新............................................ 40
第一节赋予示范区先行先试权........................................ 41
第二节着力提高行政效能 ............................................... 41
第三节构建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42
第四节完善社会管理与服务 ........................................... 43
第十一章保障措施 ............................................. 45
第一节完善支持政策 .............................. 45
第二节加强组织实施 ........................... 47
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