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纷纷公布未来3年大规模的经济适用房建设蓝图时,江苏常州却转变保障方式,对符合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的低收入家庭进行货币化补贴。这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先行城市遇到的难题,又将如何解决?
热情
货币补贴三周申请量超去年全年经适房申请量
一方面是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仍未根本改变,房价在相对低位徘徊。另一方面是应对危机,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扩内需、保增长、促民生的最重要手段。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补砖头”(指对住房建设进行补贴)还是“补人头”(指在购房环节对买房者给予补贴)再次被提起,具有现实的意义。
最近,江苏省常州市的一项新政在坊间引起热议。从3月1日起,常州开始改革经济适用房保障模式,对符合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的低收入家庭每户补贴8万元,供他们在市区选购新建的普通商品房。并称“年内全部解决1万户左右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的货币补贴,总共将投入约8亿元”。在此期间内,暂停新建经济适用房。
新政立刻引发了申请的热潮。3月3日下午,新政实行的第三天,记者来到常州市天宁区房管局。尽管已经过了5点半的正常下班时间,补贴受理窗口前仍然排着十几个人。
正在办手续的彭洪良今年64岁,一家五口住在青山路不足50平方米的老公房里。“我家里没有多少积蓄,以前虽然符合条件买经济适用房,但即使3000元/平方米的房价,我也拿不出20%的首付。现在政府补贴8万元,至少能解决首付。”彭洪良说。
另一位申请者许建平也早就符合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条件,但这两年可供选择的经济适用房多数集中在城北,在城南工作生活的他实在不愿意每天奔波于城南城北之间,因此一直没有申请。“货币补贴让我可以在南边的小区买房子,工作生活都会比较方便。”许建平说。
截至3月23日,常州市已受理 1607户货币补贴申请。而去年全年,提出申请经济适用房的总数为1528户。购房者对货币补贴的热情可见一斑。
思路
房价涨时“补砖头”,房价稳时“补人头”
与大多数城市一样,常州市此前的经济适用房保障方式,全部是“补砖头”。近年来房价快速上涨,便宜而价格稳定的经济适用房受到低收入家庭的欢迎,供不应求。
然而2008年,常州市共发放经济适用房准购证1321张,实际签合同数仅为811份,510户家庭由于种种原因,放弃购买资格。
常州市房管局局长朱建文分析认为,2007年年底以来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使经济适用房价格优势逐渐减弱。相反,建设周期长(签合同到拿房2—3年)、房源选择少、不灵活等弊端更多地暴露出来。“前几年房价涨得快的时候,老百姓也能理解。但房价开始下降了,经济适用房吸引力就小了。”
针对这些问题,实行货币补贴的思路逐渐浮出水面。朱建文认为,通过货币补贴,购房者能减轻首付现金压力,又能比较自由地在市场上选择适合自己的住房。
“前几年房价涨得快,房价一涨,有限的补贴就被消化了。老百姓拿了补贴还是买不起房,反而会助长房价。”朱建文说,“去年以来市场调整,常州房价稳中有降,为货币补贴创造了条件。”
同时,市场低迷本身也成为实行货币补贴的重要原因。目前,常州市存量房已达1200万平方米,而以往每年只有约600万平方米的销量。
实行货币补贴,在1年内让1万户家庭进入商品房市场,按照每户80多平方米计算,将可以消化近100万平方米存量房,占常州市2009年销售目标400万平方米的1/4。此举对拉动住房消费,扩大内需无疑将起到巨大作用。
“老百姓拿了补贴去买房,也是拉动内需。”朱建文说,“保障的水平不会降低,仍然是有限产权,唯一改变的就是保障方式。如果以后市场形势变化了,我们还会及时做出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