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文化传统保护如何协调一直以来是各地进行城市规划的一项大课题,那么,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并致力于打造宜居城市的“虞舜故里”--余姚是如何统筹好它们之间关系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余姚市规划局和建设局。
余姚位于浙东宁绍平原中心,地处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翼,北濒杭州湾,南屏四明山,素有“姚江人物甲天下”、“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的美誉,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列第9位。
据介绍,近年来,余姚市启动了新一轮城市建设,城市框架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余姚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已扩展至3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50%。
今后几年,是余姚市加快中心城区宜居城市建设、加快进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根据 《 余慈中心城总体规划 》 提出的把余姚建成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佳宜居城市的规划目标,为加快余姚重大民生实事工程建设进度,推进和谐宜居城市建设步伐,创建良好人居环境,余姚正朝着迈向宜居城市建设的步伐大步前进。
根据余姚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山水生态之城、建历史文化之城、建宜居宜业之城”的总体要求和“外抓新区拓展、内抓旧城配套完善,实施一路二山四门多点”的工作思路,今后余姚建设将优先考虑急需的民生工程,优先考虑显山、露水、彰文的特色工程,优先考虑既能改善市民生活条件、又能改善城市形象的区块改造工程,优先考虑事关城市品位提升的重大工程的“四优先”原则。
一、注重协调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之间的关系也是记者们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余姚市规划局副局长沈权介绍,余姚市05 年成立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排水事业的发展踏上了新的旅程,07年完成了污水收集系统一期工程,铺设管网28公里,新建改建泵站7座,城区污水收集框架基本形成。污水收集二期工程和乡镇污水主干管建设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目前,余姚市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6万吨/日。
近年来,余姚市绿地面积以每年50公顷的速度增加,公园绿地以年均10公顷的速度增加,目前城市绿化覆盖、绿地率分别达到41.05%、36.1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45平方米。余姚市已成功创建成为省园林城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二、定位“文献名邦”注重文化传统保护
在回答记者关于历史文物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时,余姚市建设局总工程师翁洪波笑言,余姚的城市定位为“文献名邦”,城市的规划重点应在“山、水、人”,一个城市就是一个故事,要把城市规划和保护文化传统结合起来。而对于余姚的历史文物遗存如王阳明故居等,均进行了良好保护,对于暂时还不知如何进行更妥善保护的如河姆渡遗址,在找到更好的保护方法前,则先将该地区“留白”,禁止进行破坏和建设。
三、积极构建城市交通圈 打通“断头路”
今年,余姚市将根据打通断头路、构建城市交通圈的建设思路,在对世南路、谭家岭西路进行改造,预计年底前完成,余马公路城区段、长安路延伸段进展也较为顺利。近三年中,余姚市共改造市政道路29条,新建11条,城区道路里程数增加了7.5公里,市政道路总里程数达到280多公里,从而拉开了城市建设框架,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完善了城市交通路网,从整体上提升了城市道路的档次和品味。
随着杭州湾大桥的建成通车,环杭州湾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将大大增强,一个生机勃勃地“杭州湾时代”已经来临。面对新形势,余姚市将抓住机遇,牢牢把握新一轮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的主动权,使姚城建设从“姚江时代”大步迈向“杭州湾时代”。(文 中国发展门户网 黄玉萍)
余姚城市总体规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