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这天,辛经理又成功售卖给北方某省乡镇卫生院一台价值100多万元的医学检验设备,这是辛经理在2007年内售给乡级卫生院的第7台设备。
辛经理负责一种进口医学检验设备在北方片区的推广。就在他卖出第7台设备的当天,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上半年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政策建议》中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思路已形成初稿。不过,文中提到还需有关部门“进一步协调各方意见,及早提出改革方案并上报国务院审批”。
这条讯息并没有引起辛经理多大兴趣,因为对他来说,医疗改革早已在他的身边实施,并给他的业务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农村医保改革推动资金新流向
然而在两年前,辛经理所辖片区的这家乡镇卫生院还门可罗雀,连本院医护人员的工资都会拖欠数月难以支付,更不用说楼道里的大灯坏了几乎一年多都没有更换。
变化,源于新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新农合政策。
有关专家指出,不仅仅是农村的新农合,城镇居民(包括农民工)的新医保政策也正在通过试点方式向全国铺开。政府的行动证明,高层的做法非常务实:尽管医改方案尚未定论,但为提高百姓福祉的医保改革已然先行实施,医改已经不再是停于口头上的概念,而是覆盖城乡,触及社会各个层面的一场真切的改革。
2006年以前,辛经理奔波于北方四省开拓医院市场时,往往是在各大中型城市的灯红酒绿间穿梭,但自从2006年,中央开始高度强调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以来,他开始了追逐“新农合”资金的“上山下乡”之旅。
这个令辛经理改变出差路线的“新农合”政策,其资金来源分成三部分,农民个人掏一部分、地方财政掏一部分、中央财政掏一部分(各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三方投入比例各有不同)。
这一改革给农民带来的直接好处是,在乡镇医疗单位看病一般可以报销30%到40%。这对于以往看病完全靠自费的农民来说,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好事,毕竟以前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不幸故事在乡间时有发生。
“现在农民看病能报销了,卫生院的患者明显多起来了。卫生院开始有钱了,院长们都精明得很,知道必须在此时出手武装自己。”辛经理说,他亲眼目睹,从70多万~200多万元的彩超,到300多万~400万元的低端CT机,如今在乡镇卫生院都成了热销产品,“如今,在卫生院里碰见的销售代表越来越多,大家都认为,城里的市场拓展得已经差不多了,乡卫生院是新的金矿。”辛经理说。
据辛经理介绍,他所接触的乡级卫生院从2006年开始,年收入已经不低于6000万元。只有趁早买设备,卫生院才能招来更多的农民患者,卫生院的收入也才能因此提高。
“卫生院的收入来自三方面,一是政府财政拨款,不过这点儿钱往往少得可怜。二是新农合办公室向卫生院支付的一部分费用。三是农民看病的自费部分,这里面包括了药品和检验等费用。看病的人越多,卫生院越赚钱,我们也才有钱赚。”辛经理说。
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看病,卫生院往往在购进新设备前就到村里贴告示,让村民周知卫生院又将增加某种先进的检验项目,让农民兄弟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以前必须跑到省城才能享受的医疗服务。据介绍,卫生院的宣传在乡间往往很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