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阔深远的眼光看待新形势
尽管近年来我国上下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付出了较大的努力,但不少矛盾尚未得以明显缓解。赵长茂认为,“这既有短期原因又有长期原因,既有直接因素又有间接因素,需要决策者有更加广阔深入的眼光,付出更大的努力。”
其一,当前一些问题与目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城乡二元结构、东西差距、受到诸多客观发展约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客观矛盾等,都与这一阶段密不可分,解决起来也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次,中国在日益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来自国际因素的影响日益显现,其对国内经济的传导与影响,非国内调控所能左右。比如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看来,中国巨额的贸易顺差,除国内制造业竞争力较强因素外,亦与美国长期低利率政策及美元发行太多造成的美元贬值密切相关,而只进行国内调控显然难以取得预期成效,且可能对其他领域形成掣肘。
其三,当前一些问题的出现,也与近期密集出台的政策效果尚未完全显现,抑或一些政策没有落到实处有关。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修泽教授告诉《瞭望》新闻周刊,目前,新一轮结构性调控政策正在积极主动地密集出台。比如,在刚刚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之后,商务部、海关总署又联合发布公告,公布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占全部海关商品编码的15%。但这些缓解外贸顺差过大、优化出口结构的有力措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效果。当然还有一些调控信贷、房地产以及节能减排的措施,没有得到充分的贯彻,甚至在执行中被某些部门和地方政府打了折扣,也给宏调造成了负面影响。
其四,转轨时期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也在某种程度上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形成制约。比如,垄断性行业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大中型国企改革还没有到位;公共财政的转变还没有解决,税制改革还没有推出;金融体制改革中还有很多“硬骨头”没有啃;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的价格机制还没有形成……“这类与经济健康运行基础相关的改革面对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由此带来的制约也格外明显。”常修泽认为这又是一个事关改革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