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工行狂涨超8% 沪指突破4700点震荡加剧 两市181只股票创新高 -教育部:省属高校领导调任、离职前将受审计 严打中介招生诈骗 -亚行:中国基尼系数接近拉美水平 消费升温: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明显 -北京奥运倒计时一周年 筹备工作紧锣密鼓 奥运经济投资效应初现 -保监会:保险公司须足额提存资本保证金 全文 有助提升偿付能力 -两部委要求:"低保肉补"最低15元/月 城市低保对象已有2235万人 -央行:定期储蓄存款不分段计息 自动转存不合理 存款不自动加息 -半年逾千亿美元热钱涌入中国 54家企业违法走私 海关"黑名单" -中等收入人群成高房价最大受害者 个人合作建房政策真空成硬伤 -国务院批复东北振兴规划 打造"第四极"
中国通货膨胀失控了吗? 学者呼吁决策者警惕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8 月 0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通货膨胀会严重影响百姓生活

每至年中,有关通胀、通缩的讨论便似乎成了中国经济学界的一道必答题。而今年,这道必答题所受关注的程度之高、讨论范围之广则令人始料未及。

伴随中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血压”不断升高,部分学者的悲观论调开始抢占舆论高地,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中国经济已在通胀风险的笼罩之下,中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开始失控。而另外一些媒体则直截了当以“第三轮通胀高潮临近”为题来形容当下情势之紧迫。

这些借助于媒体升级放大的悲观论调其实并非空穴来风。

伴随内地越来越多的食品、日用品加入涨价行列,“涨价年”的轮廓正在民众抱怨的声浪中日渐清晰。反应迅速的投行已纷纷调整通胀预期,它们中的多家机构认为,刚刚过去的七月CPI升幅会爬升至百分之五的阶梯。

中国的通货膨胀真到了失控的边缘了吗?

就当下中国的情势客观而言,这样的判断其实多少有些危言耸听。

在国家信息中心专家高辉清看来,尽管时下中国涨声四起,但尚属结构性通胀,从当前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状况看,不存在商品价格总体持续上涨的条件。

眼下中国物价勾勒的上升曲线亦证明高辉清所言非虚:当前中国价格上涨仍停留在个别行业,而并非全局性问题,电子、服装等产品价格仍保持平稳曲线甚至有所下降,因而传统意义上的通胀魔影并未全面来袭。

国家发改委亦借助官方媒体之口表明此轮“农产品涨价总体属于恢复性上涨”之意,而学界更深入的表述则形容此轮食品涨价是“工农和城乡之间利益格局调整的正常表现”。

中国经济官员乐观估计,随着各项措施下半年逐步到位,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将得到有效遏制,全年CPI有望控制在百分之四以下。胸有成竹的经济学家亦认为,中国全年的物价水平在可控范围之内,不需要出台更加严厉的价格控制政策。

尽管内地官学界对当前和未来CPI走势判断不乏分歧,但他们对此轮物价上涨的厉惕之心均已表露无遗。

短短几天内,国家发改委已发出多道令牌直指行业结盟式涨价浪潮,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更是对“哄抬物价”问题亲自过问。而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内地物价持续疾步上升,更多的后续措施将“虎视眈眈”。官方的及时出手,必将延缓扣响全面通胀的冰冷扳机。

虽然中国目前尚不能导出全面通货膨胀的结论,但此间学者仍提醒,现时决策者不得不警惕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他们认为,通胀预期一旦形成并成燎原之势,或将成为下一阶段推动物价上升的一大动能,届时,物价上行压力将不免升级,调控难度亦将陡然加码。(中新社记者 于晶波)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全球都面临通货膨胀威胁 有钱人的日子也难过
13机构预测3季度CPI升至4.8% 通货膨胀将保持上升
全球"加息风暴"正袭来!通货膨胀蓄势待发 行长头疼
李国祥:CPI很可能突破4% 通货膨胀上行至少半年
肉价上涨是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前奏?
我们距离通货膨胀有多远 王一鸣解读
王一鸣:通货膨胀风险在不断加大
易纲:央行反对通货膨胀的决心是坚定的
CPI连续3月超警戒 通货膨胀压力不算太大
发改委官员称食品价格涨不足引发中国通货膨胀
世行报告: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龙永图: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缓解发达国家通货膨胀
图片新闻:
强热带风暴帕布逼近浙江 浙沿海8日起有暴雨 或正面袭击厦门
西部原油管道投产 "西油东送"通道贯通 输油能力达3000万吨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