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五辑(1976-2000)出版,争议来了
铁凝“笑傲江湖”,金庸《射雕》出局
1935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10卷本《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以文学选本的方式,书写了“新文学”第一个10年的文学史。让当年的发起人赵家璧和鲁迅、郁达夫等编撰者意想不到的是,《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续编工作竟然持续了80余年。日前,30卷本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五辑(1976-2000)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至此,五辑共百卷《中国新文学大系》囊括了21世纪前的中国新文学。
第五辑由王蒙、王元化任总主编,陈思和、雷达、孙颙、李敬泽、江曾培、吴泰昌、谢冕、李辉、沙叶新、吴贻弓、秦文君、杨扬、郏宗培等专家学者任各分卷主编。经过5年时间,第五辑以30卷、2150万字的规模,由1500位作家的3000多篇(部)作品所组成,包括这一时期介绍到大陆来的香港、台湾作家的作品。
第一辑中,鲁迅等人都亲自参与了编撰工程,他们确立了新文学第一个10年中重要作家的话语权。75年之后,第五辑记录了中国新文学另一个重要时段。这套书能否树立第一辑那样的经典,编选背后又有什么故事?记者采访了丛书主编之一李敬泽,以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陈晓明等人。
1 标准——
一个人不超三篇留下了很多遗憾
去年5月逝世的王元化,在生命的最后岁月接受了这项艰辛的工作。因为身体原因,他并没有直接参与太多编撰工作,但他通过书面形式对《大系》编撰工作提出了建议。
2007年5月,《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五辑分卷主编第一次会议在杭州召开,王元化的书面意见中,除了肯定“这20多年是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还特别对敏感作家作品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他说:“这些作家、作品是作为历史事实摆在那儿的,而展现历史则要尽量做到完整。”
这个意见在长篇小说卷得到了验证。长篇小说完整收录了古华的《芙蓉镇》、张炜的《古船》、白先勇的《孽子》、王蒙的《活动变人形》、陈忠实的《白鹿原》、铁凝的《玫瑰门》和王安忆的《长恨歌》等7部作品。该卷主编雷达表示,相对于完整收录的7部作品,节选收录的25部作品更注意多元化、包容性,对敏感作品也不回避。这25部作品中,有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莫言的《酒国》等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
王元化还在建议中提到了选家的个性问题:“希望主编不要过于发挥自己的个性,而是应该尽量从文学史的角度出发,尊重文学史上的评价,以历史文献的眼光进行编选,而不是代表个人的观点。当然,也可以保留一点个性,在前言里进行评价的时候可以带上个人的色彩,但是选作品的时候不能太主观了,因为这毕竟是历史文献性的东西,要有一份公允心。”这个观点让人想起当年《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辑出版后,当时沈从文曾批评选本有太多的“个人意志”:“编选不可免有‘个人趣味’,不过倘若这种书是有清算整理意思的选本,编选者的自由就必须有个限制。”
这个思路基本也被各分卷主编贯彻。李敬泽就表示,他希望能够突出重点作家的作品,而不是“面面俱到”,但“一个体例当中,一个人不能超过3篇,有些作家很多好的作品就不能够全部收录,必须刷下来,确实是挺遗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