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井然有序的网络社会,支持社会进步的力量,正是当前网络社会建设需要探讨的。
随着网络实名制的推进,虚拟空间正在成为真实生活的一部分,网络将让民众有条件实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漆菲发自北京“那一刻,让我们同时在线吧!让服务器挤爆吧!”9月13日下午,网友“大饼”在华商论坛发投票帖,号召大家在该日9点14分共庆“中国网民节”。
在中国网民节官方网站上,中国互联网协会邀请众多网民相聚北京地标建筑——中央电视塔,共同庆祝网民节。
美国《时代》周刊曾将“You(你)”即网民,评选为2006年度人物。在中国,从“孙志刚事件”到陕西“华南虎事件”,网民无一不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中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到网络公民身份意识被唤醒,中国网民在冲动与理性中不断成长。
起始只是“梦想家”的天地
之所以选择这一天为“网民节”,是因为在1987年9月14日,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我们能达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人完成了对互联网的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触碰。
而互联网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则是在1994年4月20日。这天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互联网不再是遥不可及。中国社科院网络研究学者闵大洪非常看重1994年这个时间节点,他认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网民产生于这一年。同在这一年,长期从事互联网研究、被称为“博客教父”的方兴东,首次在北大发出电子邮件。在他的印象中,2000年前是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那时候的“网民”都是一些梦想家。“那时大家都是冲着这个新事物去的,很少有人想利用它来赚钱。”
作为“梦想家”的代表,方兴东在2002年把博客引进中国,它标志着网民从被动走向主动。有了更多的参与机会,网民社会才能日益走向生机勃勃。新世纪之后的短短几年里,中国网民的数量从开始的仅几百万,迅速膨胀发展到3亿。方兴东把这个阶段的网民视为“实用主义网民”,“发邮件、看新闻、看电影、打游戏,他们希望互联网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在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2002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正在国外出差,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当时从已进入网络社会的美国、芬兰等国家的情况来看,在那里网络纯粹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工具,用来学习、购物、发送邮件和向政府提交工作议案等,而不是聊天、游戏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