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事件沸沸扬扬,大众对其追捧热度不减,可见其吸引力之大。近日有消息称中国联通将派出高层与苹果公司洽谈引入iPhone,很可能这是联通敲定引入iPhone的时机。
笔者站在行业分析的角度来看iPhone入华系列事件,其本质意义在于借分析运营商对iPhone的态度来判断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开放程度及其走向,而iPhone的命运也与这一议题的答案密不可分。联通此次赢得iPhone先机,暂缓了中国移动对iPhone及其应用的表态,这才是整个事件的关键。
iPhone与联通不会签署排他性合作协议
2007年7月,AT&T借iPhone发布宣告了Cingular到AT&T的转变。AT&T总裁Randall Stephenson在随后的访谈中承认,这是其不惜重金引入iPhone的又一重要原因。在中国,iPhone将得以再次扮演这一角色。与风靡银屏的189广告和颇受争议的G3新标相比,iPhone显然是新联通更好的选择。此事件体现了WCDMA成熟产业链的优势。
其实,此消息还有待进一步的确认,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苹果不会放弃全球市值最高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而选择用户与品牌均处于绝对下风的中国联通。笔者认为,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iPhone在某个地区只能与一个运营商合作。事实上,iPhone排他性合作模式早在2008年5月6日已经被打破——当日,Vodafone集团宣布获得iPhone在意大利的销售权,意大利电信同时宣布与Apple达成合作协议。因此,iPhone并不必然需要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甚至中国电信中做出抉择——为何不能同时与这些运营商合作呢?即使苹果愿意,中国移动希望的TD版iPhone显然不可能在短期内推出,这段时间差正好给予新联通和苹果谈成合作的机会。因此联通和苹果的合作有足够成立的理由。
笔者认为,在大陆广泛采取非独家授权方式最符合苹果的利益,与联通的合作极可能不是排他性的。苹果在日本市场选取了弱势运营商Softbank作为排他性合作伙伴,但初期的火爆过后市场表现远低于预期。此鉴足以让苹果与亚洲电信运营商双方都回归冷静。联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位势甚至还不如日本的Softbank,并不值得苹果孤注一掷,而联通也需对非排他性协议对应的条件细细斟酌;另一个原因在于iPhone商业模式的改变——App Store的盈利前景之好让苹果希望卖出更多的iPhone,而不是更高的分成比例(尤其在中国)。
2009年5月17日,iPhone3G版与新联通WCDMA网络将同步掀开红盖头……下半年,iPhone将在中国移动全球通客户群中提供2.5G版本,同年底,TD版iPhone全面上市,中国电信宣布支持CDMA-EVDO的iPhone即将与用户见面,同时发布的还有来自三星、LG的高端触摸屏CDMA手机。这可能才是iPhone与中国运营商情缘的完整版。
iPhone对中国全业务运营竞争影响有限
iPhone是电信行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但其最强的意义体现在一个具有互联网背景的硬件生产商对行业霸主电信运营商的冲击,而不体现在改变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格局。在美国、欧洲、日本,获得iPhone支持的运营商在当地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有所巩固,但均没有突破性上升。联通若能在iPhone推出时间上取得先机,乃是拜WCDMA产业链所赐。而WCDMA对TD和CDMA的产业链优势,并不因iPhone的加入或退出而稍损。因此,iPhone的变数不足以对全业务竞争格局造成实质性影响。战术上,对联通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为WCDMA放号造势。iPhone大陆首发绝对具有轰动性,新联通借此高调亮相同时宣布WCDMA放号,可制造一时无俩的营销攻势,并一定程度地扭转低端形象。
其次,提升现有客户价值。一方面,通过iPhone补贴签订长期捆绑协议,提高客户离网成本从而保留客户;另一方面,释放客户消费能力(尤其是数据业务方面如GRPS),增加ARPU值。
再次,增强捆绑服务的吸引力,反挖部分高端客户。对中国移动而言,iPhone是志在必得,无需为中国联通占得iPhone先机有所紧张。中国移动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于宽带、固话和手机的全面捆绑,而不是某一款手机。客观地说,iPhone在中国释放能量的时机尚未成熟,无论是哪个运营商得到iPhone的支持,在短期内都仅仅是一部“终端”而已,远不如其在国外市场表现得那样具有革命性。要全面释放iPhone能量,中国运营商在开放和数据资费上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新联通整合未定,动作未必有如此之快,进一步削弱了iPhone先机的实际发挥。
IPhone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iPhone不能左右竞争格局,但它究竟是要正式进入中国了,它能够给中国电信运营行业带来什么变化呢?这个问题可以从行业层面和用户层面来回答。
行业层面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运营商与苹果博弈的结果。笔者认为,从苹果的角度看,应准备三套预案:第一套预案是与某个运营商达成排他性合作,并分享用户收入;第二套预案是与一个或多个运营商达成协议,能自主地在一个或所有网络运营商的网络上推广iPhone业务(如iTunes、Mobile Me、App Store等);第三套预案是寻求与尽可能多的运营商签约,成为一款高补贴的定制手机,业务交由电信运营商运营。笔者认为,第一套预案和第三套预案都超出了交易双方的可承受范围,因而第二套预案实现的可能性较大。
用户层面的变化主要是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体验大幅提升,用户习惯进一步养成。这方面的变化至关重要,是推动行业变化的原动力。但中国电信市场存在阻碍这一变化的因素,其一是无线上网资费、其二是运营商的态度、其三是网络。
iPhone能极大地提升移动互联网网页的浏览体验,但如果无线上网的资费不降低,很少有用户能放心惬意地用iPhone浏览网页并使用多媒体业务。这里的降低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层面是降低单价,第二层面是降低用户使用门槛。3G业务即将运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GPRS单价已经大幅降低,但在用户使用门槛方面还没有做够,按流量计费的模式需要向按时间计费的模式转变,并逐步探索有限度包月制,因为这样更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关乎用户体验的另一个因素是运营商的开放性。iPhone是以提供Web浏览体验为己任的,但中国移动的Web的态度还不够开放,在广东等部分地区对Web浏览实行定价歧视,资费高达Wap上网的10倍。同时,iPhone3G版承载的创新性移动业务如Mobile Me、App Store等能否在中国提供与美国同样的服务,对运营商的开放性也有同样的考验。Mobile Me服务整合提供在线数据存储、邮件收发、地址簿和日历、照片陈列等常用的互联网桌面服务,App Store是向开发者开放的移动应用下载服务,这两类服务否已安排在中国运营商的产品规划中。
网络因素也是影响iPhone体验的重要因素。WiFi在短期内不得其门而入,3G网络还处于发展初期,网络速率远低于国外3G,短期内全面升级的难度较大。这是iPhone不急着尽快入华的重要原因。因此,不排除iPhone2.5G作为先头部队的可能性。侯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