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学者何传启提出来的(何传启,1998,1999)。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不仅是一个广义现代化理论,也是一种人类文明理论,它使现代化理论与人类文明理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图2-2)。它把18~21世纪的世界现代化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是以发展工业经济、建设工业社会为特征的经典现代化,那么,第二次现代化是以发展知识经济、建设知识社会为特征的新型现代化。关于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全部内容将在第三节(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原理)讨论,这里简要介绍它的几个观点。
(1)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一般观点
首先,从人类诞生到21世纪末,人类文明进程包括四个时代和十六个阶段。四个时代分别是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每一个时代都包括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过渡期四个阶段。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生产力和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但发展方向发生了三次转折;不同时代和不同阶段人类文明有不同特征,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有不同表现,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规律和特点。
其次,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发生在先行国家,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中。概括地说,现代化是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复合过程,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互进行的复合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它遵循10个基本原理:进程不同步、分布不均衡、结构稳定性、地位可变迁、路径可选择、行为可预期、需求递进、效用递减、状态不重复和中轴转换原理。
其三,世界现代化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8世纪到21世纪末,世界现代化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的转变过程和深刻变化,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化向知识文化的转变过程和深刻变化;第二次现代化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将来还有新的发展。
其四,两次现代化是紧密相关的。在同一个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奠定了第二次现代化的物质和社会基础;第二次现代化在许多方面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消除和“反向”(有些是对传统性的“回归”),在某些方面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继承和发展,在有些方面是新发生的(知识和制度创新);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则是综合现代化。在不同国家之间,两次现代化相互影响和竞争,在公平贸易条件下两次现代化相互促进,在不公平贸易条件下两次现代化相互制约。
其五,两次现代化有不同规律、特点和发展范式。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工业化、专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民主化、法治化、分化与整合、理性化、世俗化、大众传播和普及义务教育等。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信息化、民主的、理性的和普及高等教育等。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物质生产扩大物质生活空间,满足人类物质追求和经济安全。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知识和信息生产扩大精神生活空间,满足人类幸福追求和自我表现;物质生活质量可能趋同,但精神和文化生活将高度多样化。
其六,两次现代化的动力是不同的,第二次现代化的动力是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专业人才。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的相互作用导致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结构的变化,从而推动现代化进程。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导致新的科学和技术;新的科学和技术导致新的经济和社会,新的经济和社会导致新的现代化;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还会导致新的政治和文化;新的政治和文化促进新的现代化;新的现代化会促进新的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相互作用推动了现代化进程。
(2)综合现代化理论的一般观点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21世纪世界现代化有三条路径:第一次现代化路径、第二次现代化路径和综合现代化路径,综合现代化路径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合理选择。
综合现代化路径要求,协调推进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大力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知识化和信息化,实现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战略转变。
(3)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
第二次现代化是一个没有完全展开的历史过程。事实上,目前世界现代化的前沿仅达到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期。关于第二次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我们只能展望不能下结论。所以,目前的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还是一个处于成长期的理论,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目前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内容,并不是成熟的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全部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