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生活一成不变的渔民、占据海南全省八成椰树资源却寂静的椰林、有着纯净海水但知名度不高的海滩,这些都是海南文昌的一部分。因为经济上没有明确特色,交通设施上东西高速公路都没“靠”上,在海南建省以来的经济发展格局中,文昌的地位始终显得尴尬。
9月14日,文昌航天发射场破土动工,来自全世界的眼光再次聚焦这片处于琼北经济圈末梢的土地。
从确定选址到破土动工,文昌人等了两年。然而在这600多个日子里,他们又并非只是等待——大至“二桥一路”的开建、铜鼓岭的整体开发、疯狂上涨的房价、雨后春笋般冒出的酒店,小至发射场所在地星光村渔民的期盼、青澜海滩的填海工程、出租车营运权的陡然紧俏,甚至街头新开的川菜馆。
两年来,一场因为航天带来的飞天梦,正促使文昌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嬗变。这场嬗变的速度和深度,让人吃惊。
航天的魔力,如何带动一片宁静的土地在长久的经济发展滞态中破局?面对机遇,文昌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这片土地日后将如何影响海南的经济格局?近日,本报记者再访文昌深入探秘。
夏秋之交本来不是文昌传统的旅游旺季,但是这几天,实际上是这两年,本地人已习惯了陌生面孔的纷至沓来。从文昌市区文城镇驱车大约40分钟,就抵达这个世界第三大航天发射场的核心地区所在地——龙楼镇星光村。
即将消失的村庄
2500名渔民从此“上岸”
星光村被公路两旁浓密的椰林所掩映,在飞驰中极容易一晃而过。村民老郑带着孙子,悠闲地在村办小学门口散步。他说,发射塔的位置就在村里,离他家几十米不到。在小学的校园里,矗立着几座很高的测量仪器,村民说,这是几年前筹建航天发射场的科研人员搭建的,专供天文观测使用,仪器采集的数据可以直接传输到北京。
顺着村旁的小路往里走,走了几分钟后豁然开朗——椰林中一片被人工平整的土地上,一座带有飞天雕塑的石碑引人注目,上面写着“海南航天发射场1号工位”的字样。龙楼镇镇长陈海涛告诉记者,“1号工位”是将来航天发射场的中心,很可能就是发射塔的所在位置。从位置上看,这个“1号工位”所在的椰林就在海边,从这个工位往南步行到大海,时间不用一分钟。
在村里仔细搜索,可以发现在路旁的几片空地上,分别竖立着“航天器总装测试厂房”、“水平转载准备厂房”字样的标牌,路边还插着写有“总装”字样的红旗。据推测,标牌的位置应该是将来这些厂房的建设地。
村里好几处空地上都有还未拆除的铁架,这是几天前开工仪式留下的。几个村民在帮忙收拾,他们说,等大概春节前,在镇上安置区的房子一盖好,他们就会搬走。村子马上就要撤销了,他们将永远搬离这片祖辈生存的土地,很多老人家内心都很不舍。
自从传出星光村将是发射场所在地的消息后,很多村民都停下了祖祖辈辈经营的渔业。空余时间就聚集起来打打麻将,聊聊天,喝喝茶,日子悠闲得很。问他们知不知道这里4年后将是举世闻名的发射场,老郑笑笑,“就是发卫星的嘛,知道知道!我们叫星光村,证明和卫星有缘分。”
老郑说他现在就盼着发射场赶快建好,他有两个儿子,本来是家里打鱼的帮手。以后不能打了,老郑一点都不担心,“那就打工吧,我还想着将来这边离发射场这么近,很多人会来,开个小铺子做做生意也不错。”
镇长陈海涛说,大约有2500名星光村村民将陆续搬入新的安置房中,发射场落成后,星光村将完全撤销。眼下,他正在为解决星光村村民将来的就业岗位伤脑筋,“我们准备筹划建立一个航天育种基地,估计能解决200~300个农民的就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