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武汉和长株潭城市圈有望成新综改试验区 武汉打造中部金融中心 -中国神华A股连跌6天 回归A股路演开始 中石油冲击全球市值第一 -7.5010!人民币创年内第61个新高 特种存款上划 千亿份额或摊分 -证监会:未暂停内地房地产企业A股IPO 首批金融期货会员名单出炉 -沪指低开于5660点 A股进入风险释放期 震荡调整将成近期主基调 -中国农村人口为7.37亿 占总人口56% 纺织业劳动力3倍于周边国家 -反洗钱法实施后首例洗钱罪案宣判 入股敛财成贿赂犯罪新动向 -中国将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企业退休人员月养老金增90元 -中国2050年建成可持续能源发展体系 非水力可再生能源占1/4左右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选举产生(名单)
中国探月事业45年历程(1962年-2007年)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2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在欧阳自远为首的中国学者对月球展开研究之前,中国空间科技事业已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起跑线则是卫星和火箭的研制。

1955年6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44岁的钱学森博士回国。8个月后,他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这份意见书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实施方案,实际上是一份关于我国航天技术的建议书。为了保密,钱学森用“国防航空工业”一词来代替“航天技术”。

“导弹是非常重要的军事武器,将来一定要大发展。”在一次中央军委会议上,钱学森这样说。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了这次会议。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立即召集在京的另几位元帅,对钱学森的建议进行讨论,结果是一致赞成。

一个月后,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作出了在我国发展导弹事业的决定。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成为首任院长。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8年5月17日,在武昌召开的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不久,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决定,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研制卫星,并且批准拨专款2亿元人民币。这在当时可谓“天文数字”。负责实施该计划的“581组”和三个设计院很快成立,研究所大楼和高空模拟实验基地也相继建成。第一个方案:计划在国庆10周年时发射中国自行制造的首颗卫星。

然而随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导致研制被不断推迟,直至1970年4月24日,太空中才传来来自中国的声音———“东方红一号”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3个月后,毛泽东主席批复了一份发展我国载人航天的报告。1971年4月,80多家单位、400多名航天专家来到北京京西宾馆,对载人航天进行了深入讨论,确定了“714工程”发展载人航天。时任国防部五院院长的钱学森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计划在1973年底发射升空。但在那个政治动荡、经济困难的年代,国家已拿不出更多钱来支持和发展航天事业。由于经费的缺口,载人航天计划无力为继。“把用在载人航天上的钱,搞经济建设更有实际效果”,国内开始出现很大的争议。最终,毛泽东拍板,“载人航天的事暂停一下,先处理地球上的事,地球外的事往后放放。”

被否决的铁标“烙”月

此后十多年,载人航天工程虽被搁浅,但中国学者对于月球的研究却从来没有停止。

“从1962年,我国学者特别是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的研究人员就开始了对‘月球号’、‘徘徊者’、‘勘测者’、‘月球轨道’和‘阿波罗’等月球系列探测器进行跟踪性与综合性研究。”

欧阳自远院士说起那段日子,坦言“很苦闷”。“我们只能收集和研究别人公开的资料,而一些核心数据却根本拿不到。”但他同时感到很庆幸,“在跟踪研究中,我们与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开发了不同程度的合作性研究,由此形成了一批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基础研究队伍,现在我们的探月研究基础都是那时积累下来的。”

1986年3月,四位著名的老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联名呼吁“中国要跟踪研究国外战略性高技术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在这份建议书上作了“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批示。

中央很快便组织了数百位专家就此事进行论证。之后,选取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防御计划、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七个领域的15个主题项目,作为我国今后发展高技术的重点。这就是“863计划”。

由于航天技术是863计划选定的第二个高技术领域,因此“863-2”至今被冠在其研究子课题编号之前。航天专家在论证该领域的研究目标时,认为我国已经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但在载人航天方面仍是空白。

当时的航天部组织了载人航天可靠性论证。但由于载人航天投入大,风险高,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对于中国究竟要不要搞载人航天,专家们存在较大的分歧。这场争论一下子又进行了5年。

“其实在1992年前后,国内就已有科学家提出了‘嫦娥奔月’的想法。”

中国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回忆说,当时为了迎庆1997年香港回归,有人提出利用运载火箭往月球上发射一个象征中国的铁质标志,永远地将其“烙”在月球上,以此扬国威、鼓志气。这个设想当时在科学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不过还是得到了一批学者的支持,很快便形成文字向中央打了申请报告,并计划在香港回归前完成发射任务。“这完全是从政治角度考虑的,基本上没有什么科学研究价值,而且还费钱。所以当报告打到中央后,被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否决了。”

来源: 新京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嫦娥一号"寿命只有一年 中国探月有两大创新
探月工程签首家合作企业开发探月品牌 三四十年后可建月球基地
中国探月四大猜想 预计三四十年后可建月球基地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进发射基地 年底前发射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进倒计时 探月工程分三期实施
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年底前发射 将对月面三维照相
即将探月的“嫦娥一号”卫星模型首次展出 将传回月球照片
日本欲发"月亮女神" 与"嫦娥一号"进行探月之争
国防科工委专家详解“嫦娥一号”探月路线
全月面三维照相 中国探月工程创多项世界第一
中国探月工程是科学探测项目 没有任何军事用途
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计划测量月球每寸土壤
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已完成总体实施方案编制论证
图片新闻:
"嫦娥一号"发射首选24日18时 火箭加注燃料 各项工作准备就绪
北京首现“养老房屋银行” 租房入住养老院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共十七大报告解读/ 聚焦十七大/ 十七大前人事任免/ 人事任免-中央 地方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 直击中国各地房价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