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先进的测控车群。秦宪安摄
去年10月的一个夜晚,一条消息震动了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我国一颗在轨运行卫星突然发生严重故障,卫星姿态失控,在太空翻滚,并与地面基本失去联系。30多位专家奉命立即行动,集体攻关,全力抢救失控卫星。
绝不能让卫星成为太空垃圾
面对在太空中翻滚的卫星,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其姿态。在正常情况下,确定卫星姿态并不难。然而,由于卫星发生故障后,过去用来确定卫星姿态的方案和技术手段已不能使用。怎么办?经过反复讨论,专家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定姿办法,利用断断续续获得的零星数据,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确定了失控卫星的姿态。
卫星的姿态确定了,接下来就要掌握卫星姿态的变化规律,寻找出最佳的抢救时机。卫星姿态的变化,受到空间磁场、高空大气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在国际航天领域里,这是一个令许多专家发怵的技术难题。对中国航天测控人来说,掌握失控卫星姿态的变化规律,也是一项重大的新课题。
在那些紧张的日子里,专家们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可以利用数据进行不断修正的姿态预测方案。经过一次次的仿真模拟,一次次的技术验证,一次次的方案完善,终于准确预测出12月中旬是最佳的抢救时机。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卫星就有可能永久失控,成为太空垃圾。
然而,即使是这个千辛万苦获得的最佳抢救时机,每次也只有短短的10秒钟。按传统方式实施抢救,发送指令和数据的时间至少需要30秒。新的困难又摆在了专家们的面前。
又是几个不眠之夜。最终,他们通过调整指令结构、创新判别方式、改进程序设计等,把遥控发令时间缩短到8秒以内。随着一条条指令的发送、一项项数据的注入,失控69天的卫星,在中国航天测控人的手中终于起死回生,恢复了正常运行。
然而,就在这颗卫星抢救成功后不久,又有一颗在轨运行卫星,因为出现故障与地面失去了联系。
他们又投入了新的战斗,先后解决了卫星姿态预报、窄波束天线条件下的测控实施、小推力轨道机动等三大技术难题,最终使卫星成功定点。
两颗出现严重故障的失控卫星抢救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测控史上的新奇迹诞生了。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专家告诉记者:“在卫星抢救过程中,遇到的这些技术难题和最后采用的抢救方案,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测控中心主任董德义感慨地说:“这两颗卫星的抢救难度非常大,如果在10年前,即使有了这些抢救思路,也不具备把思路变成现实的技术条件。”
让卫星出得去回得来
测控中心主任董德义的感慨,道出了中国航天测控事业的艰辛与发展。
1967年6月23日,一支肩负着神圣使命的航天测控队伍,从秦岭脚下开始了光荣而艰难的征战。
航天测控是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测控网,对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和控制。航天测控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美国、俄罗斯都是在全球布网,对航天器进行全时段测控的。而我国的航天测控,由于受诸多条件的限制,测控网覆盖率还不到上述国家的五分之一。
我国最初的卫星测控中心,是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而组建起来的。
当时,中心的大多数科技人员都对航天测控知识知之甚少,许多人甚至连计算机是什么模样都不清楚。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经过一年多的奋斗,终于编制成“东方红一号”卫星轨道计算、轨道预报、数据处理等一整套测控方案。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后,他们准确预报了卫星飞临世界244个城市上空的时间和方位。
1975年,我国准备发射返回式卫星。送卫星上天不易,让卫星返回更难。当时,只有前苏联和美国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而且是经过多次失败后才取得成功的。我国能否首战告捷,航天测控十分关键。
这时,一个意外的难题出现了。由于运载火箭推力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轨道倾角设定在63度,而传统的卫星轨道计算公式存在一个63.4度的“临界倾角”奇点问题,卫星发射一旦出现入轨偏差,接近“临界倾角”,卫星的运行轨道就无法计算,或计算时出现很大误差,卫星就不能准确回收。
怎么办?中心轨道室的科技人员经过反复讨论和研究,认为既然卫星的轨道倾角无法改变,那就改变计算方法。于是,他们夜以继日,沉浸在一个又一个的数学公式里,反复推导、分析、计算,终于在卫星发射前,找到了一个新的轨道计算方案,解决了“临界倾角”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