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稳压力:信访前哨,夹板受气
在当前利益分化期和矛盾凸显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空前陡增,村支书更是被推到维稳的风口前哨。
在2002年轰动一时的湖北“咸安乡镇改革”大潮中,镇干部杨大兵被充实到农村基层组织,兼任咸宁市咸安区杨畈村支书。他对记者坦言,去年换届时自己真不想干了。“工资每个月500元,却天天都在忙着处理这样那样的矛盾纠纷。别以为邻里吵架、土地纠纷都是些小事,处理不慎就有可能酿成大祸,甚至会衍生成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这样的矛盾纠纷,我每个月差不多要处理一二十件。”
群众利益无小事,农民利益更如此,哪一样搞不好都可能埋下地雷,引爆导火索。河南叶县旧县乡毛庄村村支书白怪是市县两级人大代表,他说,上级对农村工作抓得越来越紧,要求越来越严,像秸秆禁烧、计划生育、打击“两抢一盗”等工作,都实行“一票否决”。万事执行难,许多事情理论上是好的,但是和农村实际情况差距很大,操作起来困难,结果上级领导不满意,村里群众有意见,村支书往往两头受气。
叶县任店镇寺西村村支书马彦春以秸秆还田为例说,为防止农民把秸秆一烧了之,县乡两级先从对村级的财政转移支付款中扣除几千元,如发现有人燃烧秸秆,这些钱就算成罚款。所以,夏秋两季,村支书就带领其他村干部,每人一张凉席、一张床单,整天住在地头,自家的农活干不成,还要家人送饭。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因此,涉及土地承包、流转和征用的纠纷在东中西部都很多。南京江宁区东阳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朱清瑜说,前些年土地流转市场不规范,由于种地不赚钱,很多农民都把土地转给别人去种。后来免除了农业税,种粮还有补贴,许多农民又想把地要回来自己种,矛盾冲突于是发生。
江宁区周岗社区党总支书记马更军把农村维稳压力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农民之间发生的矛盾,二是农民与村两委、政府之间的矛盾。不管哪一类,农民都会到村部甚至到镇政府、区政府上访,最后所有压力都集中到村部。他说:“平时特别忙,没有休息日,唯一的休息日就是春节放假。”
很多村支书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三令五申,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信访案件层层往下压。村支书和乡镇党委一样充当了农村信访维稳的前沿哨兵,承担着防范越级上访的第一步责任,但在解决问题上往往是责任大权力小,许多时候没法从财政上、政策上、体制上予以根治。一些群众感到村级党组织无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遇到矛盾纠纷便越级上访。迫于无奈,有的村支书甚至到省城和北京截访。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由于处在有限权力和无限责任交织的核心,长期在基层一线面对各种利益和矛盾的挤压,许多村支书不同程度地存在紧张、焦虑、疲累心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的角色好比全科全天候大夫,“深夜出急诊,白天上门诊,晚上再会诊”。不过,有的村支书想着自己大小是个头,“来人陪客吃一点,出外办事方便点,站在人前光彩点”,所以,尽管喊着村官难当,但又欲罢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