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养老问题困扰数千万家庭 护理院多重困境 京养老医务室将纳医保  -国家标准委:时速超20公里电动车按机动车管理 行业发展遭遇寒冬 -迪拜危机现新波澜 多间国际银行将承受新风险 房产绑架经济危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今日闭幕 -黄光裕案本月开审 罪名可能为行贿和内幕交易 文强家属找名律师 -国务院起草行业协会商会法 自行车协会申请暂缓实施电动车国标 -机构称中国内地料超印度成最大黄金消费国 纽约黄金期货暴跌4% -中国内地首只超级大盘股ETF7日将发售 A股步入跨年度上升通道 -海归企业在中国大陆存活率仅3成不兼容 目前是海外抄底最好时机 -兖煤收购澳煤获发改委同意 微软在中国等70国家发起反盗版诉讼
首页>>环保动态
"哥本哈根"变"希望哈根" 气候变暖是每个人的事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2 月 0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在未来的两周内,丹麦首都“哥本哈根”(Copenhagen)能变成“希望哈根”(Hopenhagen)吗?

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要在丹麦首都召开。在这个欧洲城市开会讨论的问题,其实和生活在中国的你有关,无论你在中国北京等大都市,还是中国四川彭州的乡下;无论你是干部,还是农民。

喜欢创意的丹麦人根据自己首都的名字“哥本哈根”(Copenhagen),发明了这个新词:“希望哈根”(Hopenhagen)。关注全球环境未来的部分主流人群,希望能在这里,就气候变化这个目前最热的全球议题,各国政府能够进一步达成希望,用行动落实协议。

但是,从目前的情形看,达成希望困难重重。英国《金融时报》发表评论员文章预测说,哥本哈根会议难以达成目标。

这个漫长的国际会议持续到18日结束,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万多名政府代表、媒体、非政府组织和科学家等参加。作为主办国丹麦,甚至为会议专门设立了部长级的职位:“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大臣。

中国总理温家宝、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等全球政界巨头都承诺要参加。目前,美国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温室气体最大的两个排放国。

中国政府在会前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被称为是负责任的行动。

无疑,对政治家来说,这次大会是个博弈的大会。政治家们能否在哥本哈根达成一份新协议是最大热点。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规定了到2012年的减排目标,哥本哈根会议要为这个时间点以后的减排行动作出安排。近来的预备会议中各方分歧较大,许多人开始怀疑哥本哈根会议能否达成这样一份协议。分歧主要集中在减排目标和资金上。

另外,要不要继续坚持《京都议定书》,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博弈焦点。《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规定了2008年到2012年的总量减排目标,而对发展中国家没有作出强制的量化减排要求。近年,一些发达国家提出抛开《京都议定书》,另外签署一份新协议,这是发展中国家不希望看到的。

今天,在哥本哈根,开幕前一天的会议现场,中国代表和发展中国家的77国集团,联手在安徒生会议厅召开了一个封闭的关门会。

别以为气候变化只是政治家的事儿,别以为这是离你遥远的事儿。这是一些学者的共识。

北京大学教授吕植曾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气候变化,不仅仅和南极的冰、北极的熊有关,更是你身边的事儿,你怎么出行,怎么吃饭,都有关。”

中国著名科学家秦大河曾任中国气象局局长。他公开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时说:“有科学家认为,极端天气变化的增多,和气候变化有关。”学者说的极端天气变化,是普通人能够感受到的,比如百年不遇的大风、干旱,甚至比过去来得更早的大雪。

在中国,气候变化也变成了自WTO之后最热的国际词语之一。普通民众用不同方式表示着对这个问题的关切。

离开北京前,首都机场的出境检查官员对我说:“你到丹麦后,跟那些发达国家的人说说,他们发展那么多年了,现在我们中国要发展,他们却不许排放了,这道理说不通。等我们发展到他们的水平,我们再说减少排放的事儿。”

在北京到欧洲的航班上,记者的邻座是北京一个航天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他的疑问是:“气候变化是不是让南极的冰都化了?”他感慨说:“我家买了两辆车,现在孩子大了,准备要买第三辆。我也知道这对环境不好,但是人们在商家的刺激下,消费欲望越来越高。你说,现在的人家里有空调,出门有车,我们的幸福指数能比唐朝的人高?”

气候变化同时也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有些环保人士称,哥本哈根会议是“人类集体行动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也有来自中国和西方科学家的怀疑论者,认为“全球变暖”这个话题科学依据不足,有不确定性;甚至还有少部分人群认为,“全球变暖”说是发达国家不希望发展中国家赶上来的一个“阳谋”。

但是,别管“希望哈根”吹来怎样的风,全球变暖也是公民自己的事儿。政治家谈他们的,科学家辩他们的,公民行动自己的。从小处说,咱们自家随手关灯,从小细节处行动节电,省的是自己家的钱,你的小行动也拯救了像马尔代夫那些怕淹掉的国家。

今天在会场,来自台湾的民间人士顾卓雄指着他名片上英文的“老子曰”,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我们中国的思想家老子说过,常善爱人则无废人;常善爱物则无废物。这些环保理念,我们应该和西方沟通交流。”(王尧)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奥巴马最后一天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中国哥本哈根难题:需每年新增投入780亿美元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7日召开 三大阵营角力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瞻:全民低碳≠国家减排
欧盟:中国减排承诺对哥本哈根峰会起"表率作用"
聚焦哥本哈根峰会 气候谈判:中国强硬有理(图)
中方在尽最大努力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图片新闻:
人保部试点城镇居民生育保障 选成都等七市先行(名单)
中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 覆盖率达20.36%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