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一个有着7000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党方阵里,他们处于党组织的神经末梢终端;在一个有着9亿农民的国家中,他们担当着走在基层群众最前面的领头羊。
“村支书算不上是个‘官’,却是个一方大事小事都会有人找的‘大人物’。”
“上面纵有千条线,下面也要靠村支书一根针。”
“村支书既是将尾又是兵头,还是打头阵的先锋队。”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支部看支书。”……
前不久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而村支书作为党在农村最基层组织的带头人,其作风如何、执政能力如何、心态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三农”各项工作任务能否最终落实,影响到党的基层组织能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作为一份面向基层干部群众的重要党刊,半月谈编辑部最近策划组织了“中国村支书群体心态调研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近距离调查采访村支书这一特殊重要群体的普遍生存状态和典型心态,体察其荣辱与得失,分析其优势与软肋,了解其困难和诉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平心而论,中国村支书群体主体是好的,尽管他们也有种种狭隘和先天不足,但大都对农民有感情,富有农村工作经验,能忍受,能吃苦,以自己的脊梁和臂膀,默默为共和国奉献,为执政党夯基。这是一群同样呼唤理解和关怀的人,这是一群利益诉求需要关切的人,这也是一群亟待“去妖魔化”而渴望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