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国煤炭新政:建专项基金弥补环境欠账 电价年内上调可能性很小 -银监会规范货币经纪和交易行为 指引全文 答问 抓股市风险教育 -沪指收盘站稳5300点 今年两市IPO达79家 最牛散户疑涉内幕交易 -法制办:电信重组或纳入反垄断管理 中移动TD放号或延至明年4月 -中国力争十一五完成城市成片棚户区改造 城市绿化要达"四减" -个别外企环境违法问题已引起重视 潘岳:制度建设比"风暴"更艰辛 -中国将征燃油税替代养路费 多项收费停 车船税与养路费不合并 -中国打击地下钱庄缴获现金9300余万 银行业总资产已近49万亿 -央行:房贷异常增长拉高中长期贷款 外资套现我房产回报超100%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 国企将上缴红利
中国稀土资源浪费严重 北方地区利用率仅有6%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9 月 1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专家们指出,作为稀土资源的最大拥有国,开发利用丰富的稀土资源,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有关方面和稀土产业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努力采取措施提高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以促进我国稀土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此,他们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一要规范矿业秩序,加强资源保护,合理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稀土产业无序竞争源头在于矿山开采和矿产品经营上,受利润驱动,矿山盲目开采扩建,乱采滥挖。国家应从立法上规范矿业秩序,严格执行采矿许可证制度,严禁无证采矿,制止乱采滥挖行为;对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执行国家保护性开采政策,对违法者给予停止或取消采矿权。要合理规范资源利用总量和开发力度,加强科研与管理,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二要加强三废治理,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我国稀土产业必须贯彻环保第一的原则,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稀土工业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现象严重。相当部分企业环保意识不强,发展存在基础薄弱,技术起点低,粗放经营问题。国家要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整顿稀土企业环境污染问题;严格执法,对污染环境严重的企业进行治理。要加强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环境污染的标本兼治。要高度重视科技的作用,研发无污染采、选、冶新工艺,提高稀土资源利用率。

三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我国稀土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资源有限,创新无限,科技创新对发展我国稀土产业至关重要。科技创新可以解决稀土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应用领域的研究,提高设备工艺装备水平,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和资源利用率,解决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我国是稀土大国而不是稀土强国,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很低,其根本原因就是科技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开发能力不够,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所以,我国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高技术新材料及其高附加值应用产品,实现产业化,形成产业链,提高我国稀土产业的科技水平,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产业持续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为稀土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四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近几年来,我国稀土人才流失严重,稀土经营人才、应用研究人才短缺,导致稀土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稀土应用产品开发缓慢。因此,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尤其是重点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迫在眉睫。我国要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经营管理者队伍;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我国稀土产业技术骨干队伍;以提高技术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高技能工人队伍。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造就管理、技术和操作人才。

来源: 新华网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包钢整合钢铁与稀土 内蒙古欲建“稀土欧佩克”
我国稀土资源捉襟见肘 产品出口乱象纷呈
价格仍在低位徘徊 中国稀土何时贵起来
中国稀土资源耗损过快 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我国稀土行业还在廉价出口应争取价格话语权
图片新闻: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封顶 可容纳约4万人 创四世界之最
2008—2009年国际航线分配方案公布 新开通27条欧美航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聚焦十七大前中国人事任免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