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全装修房不达标有权索赔 一线城市房价明显回落 偷漏税造就暴利 -多省区洪涝灾害致94人遇难 1039万人受灾 -检方称赵作海冤案存刑讯逼供 赵作海首次证实 拟申请100万赔偿 -中国电影7月起全面实施一备二审 全文 五省七地争"二乔"故里 -央视大火案一审宣判 新址办主任获刑7年 21被告当庭均未上诉 -八成地市驻京办留守 网上办公成新思路 地方部门规章清理再启动 -南方暴雨车库被淹谁之过?“涉水损失险”最适合 粤估损金额3亿 -十大网购热门城市出炉:上海居首 北京名列第二 沪年消费174.2亿 -发改委: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占比望达10% 需更多合理碳排放空间 -中国注册护士已达218万 逾半数有大专以上学历 港曝严重护士荒
首页>>最新发展报告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全文)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5 月 11 日 
关键词: 中国 货币政策 执行 宏观经济 央行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3)主要经济体房地产市场走势

美国房地产市场继续疲弱。2010年2月,美国全国房价指数环比下降0.58%。2010年2月新房开工数量为57.5万户,同比增长0.17%,新房销售数量为30.8万户,同比下降13%,降幅有所放缓。

欧洲房地产复苏乏力。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英国房地产价格涨势放缓,1-3月Halifax房价指数经季节调整后的环比涨幅分别为0.42%、-1.64%和1.09%。3月份法国新屋开工数量为33457户,已连续2个月出现回升。2009年12月以来,德国发放的建筑许可总额持续减少。由于主权债务危机威胁依然存在,失业率高企,预计欧洲房地产业短期内将继续承压。

日本房地产业仍然保持低迷。金融危机以来,由于需求下降,经济陷入通货紧缩,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1-2月房屋新开工数环比分别下跌6.3%和13.0%,3月份有所好转,上涨15.0%。由于写字楼空置率上升,租金下降,地价回升受到压制。根据国土交通省调查显示,2009年日本地价下跌4.6%,其中商业用地价格下跌6.1%,住宅用地价格下跌4.2%,但跌速已有所放缓。

(4)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

各主要经济体央行非常规数量宽松政策开始步入“退出”轨道,但步调不一,资产负债表规模仍远大于危机前水平。尽管全球经济复苏迹象日益明显,但受到劳动力市场疲弱、收入增长缓慢、信贷条件较紧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增长势头尚需进一步稳固。为了促进经济增长,2010年第一季度,美联储、欧央行以及日本央行继续维持各自0-0.25%、1%和0.1%的基准利率水平。但为了管理通胀预期,除日本银行外,美联储、欧央行已逐步开始退出超宽松的货币政策。2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贴现率提高至0.75%,这是美联储自2008年12月以来首次上调利率。3月8日,纽约联储开始采取一项旨在增加参加逆回购交易对手数量的计划,来吸收美国银行体系中大量过剩的流动性。3月31日,美联储结束了所有的特别流动性工具,仅保留了一项由新发售的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担保的贷款工具。由于市场情况已改善,2月1日,欧央行与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及瑞士银行一起,结束与美联储之间的临时美元互换安排。3月4日,欧央行宣布部分取消危机期间推出的紧急贷款措施,但仍保留了对银行的资金缓冲措施。2月4日,英格兰银行也暂停2000亿英镑的资产购买计划,为11个月以来首次。受通货紧缩的困扰,日本银行则多次重申保持超宽松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并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防止经济持续疲软。

与主要发达经济体不同,澳大利亚及部分复苏趋势强劲的新兴经济体则明显加快了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步伐。3月2日、4月6日和5月4日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三次提高基准利率各25个基点。自2009年10月以来,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已连续五次上调政策利率,目前基准利率为4.5%。1月29日,印度储备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75个基点至5.75%;3月19日,印度储备银行又将基准逆回购利率和回购利率分别上调25个基点至5%和3.5%。3月4日,马来西亚也宣布上调隔夜政策利率25个基点至2.25%,成为2010年以来亚洲首个上调政策利率的经济体。4月14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宣布,在保持新元汇率区间不变的同时上调区间中点,结束2008年10月以来新元“水平运行”的政策,转向“温和渐进升值”,此举可能意味着危机后新加坡收紧货币政策的开始。

(5)国际经济形势展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预测,在经历了全球性衰退之后,世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但各经济体的复苏速度不尽相同。预计2010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为4.25%,比上年10月预测上调了1个百分点,与2010年1月份的预测持平。其中,美国、欧元区、日本和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3%、1.0%、1.9%和6.3%,比2009年实际增长率分别高5.5个、5.1个、7.1个和3.9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由于产能利用率仍保持较低水平以及各经济体对通胀预期的管理,2010年全球通货膨胀整体可控但各国情况有所不同。对于发达经济体,通胀预期保持平稳,价格下跌空间有限,总体通胀率将从2009年的0.1%上升到2010年的1.5%。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因复苏步伐相对较快,且面临资本持续流入的压力,预计2010年通货膨胀率将升至6.2%。

展望未来,由于全球主权债务危机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经济体财政赤字严重,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危机损失尚未完全暴露以及全球对“退出”政策预期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过程可能出现反复。国际社会应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更为坚定地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专栏 3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受金融危机影响,欧洲部分经济体财政支出扩大,税收减少,财务状况持续恶化,这引发了市场对于主权债务违约的担忧,导致全球股市、汇市、债市以及大宗商品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从而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

2009年1月,由于经济衰退、财政状况恶化,希腊、葡萄牙及西班牙的信用评级相继被降低,从而引起了市场对欧洲主权债务偿还能力的担忧。2009年10月,希腊政府宣布2009年政府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12.7%和113.0%,则再次加大了市场对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恐慌。2009年12月,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三大评级公司再次调低了希腊、葡萄牙以及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欧盟的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等国(PIIGS)还被评为欧洲主权债务风险最大的五个国家。

2010年2月底,在各方迟迟未能拿出解决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方案的情况下,标普与穆迪几乎同时宣称,未来几个月可能会再次下调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4月9日,惠誉宣布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降至BBB-,这使得希腊政府更难以从金融市场中获得资金。4月27日,标准普尔再次将希腊的长期国债信用评级降至BB+(垃圾级),并将葡萄牙长期信用评级下调至A-。金融市场对于欧元以及欧元区经济的信心进一步受到重挫。4月29日,标准普尔将西班牙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调至AA。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出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5月2日,在经历了多轮艰苦复杂的谈判之后,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援助希腊债务危机方案达成一致,双方决定在未来三年向希腊政府提供总额为1100亿欧元的贷款,其中欧元区国家出资800亿欧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资300亿美元。5月3日,欧洲中央银行也向希腊采取了援助措施,决定暂时无限期地取消希腊政府借贷的信用评级“门槛”。受此影响,金融市场出现企稳迹象。然而由于欧盟的救援计划还需要各国经过立法程序加以确认,救援所附加的条件也很可能引起各方势力的反弹,因此它并未能完全平息投资者对于欧元区前景的担心。投资者对于欧元区经济的信心依然脆弱,欧元对美元汇率目前已接近一年以来最低点。

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首先是因部分成员国过度负债而造成的。这些成员国未能重视财政赤字扩大的风险,过度发债,最终造成了被动的局面。但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也与欧盟缺乏对各国财政政策的有效约束有关。欧元区有的成员国大幅举债,超出了《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规定,从而导致上述问题。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与西方国家政府支出过度膨胀有关。欧央行行长特里谢认为,希腊目前遇到的经济问题在其他发达国家也很普遍。如果部分发达国家不能切实有效地缩减开支,增加收入,不排除主权债务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扩散。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直接影响了欧元区经济的增长,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它造成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的大幅波动,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相对脆弱的时期,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产生系统性风险,因此其未来走势值得进一步关注。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4月CPI将在11日公布 货币政策将明朗
央行年内第三次上调准备金率 货币政策向常态化回归
巴西20个月来首次加息 跨入货币政策紧缩周期
十专家纵论货币政策走向:流动性仍充裕
央行加息预期渐升温 信贷增长改为适度 灵活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会议强调: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国土部成首个公开预算中央部委 3月经济数据是货币政策方向关键
央行货币政策温和 近期加息可能降低
图片新闻:
二氧化碳排放税或2012年开征 中央地方七三开(图)
罕见暴雨袭击南中国 25万群众生死大转移(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