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市场融资能力逐步增强
2008年,山西省各金融机构合理优化信贷结构,辖内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金融机构参与市场意识增强,货币市场交易活跃。
1.企业融资以传统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例下降。2008年,全省企业间接融资738.3亿元,增长13.9%。直接融资124.2亿元,占融资总额的14.4%,较上年降低5.7个百分点。
2.市场参与主体增多,交易量大幅攀升。山西省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全年累计成交7052.4亿元,同比上升96.0%,其中: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累计拆入、拆出资金为22.4亿元和48.9亿元;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质押式正回购、逆回购分别为4520.0亿元和931.6亿元,现券买入775.1亿元、卖出754.7亿元。
3.票据市场交易情况。截止2008年末,山西省各金融机构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1075.0亿元,同比增加962.6亿元。累计办理贴现1590.5亿元,同比减少129.8亿元。
2008年央行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和四次下调基准利率,贴现、转贴现利率全年整体呈下降趋势。银行承兑汇票利率在四季度达到全年最低值3.74%。资金供求趋缓。
(五)金融生态环境改善,评价体系初步建立
1.金融生态建设情况。一是政银企长效协作机制初步建立。全省共组织了76次银企合作洽谈会,签订银企合作协议书173个,金额高达291亿元。二是建立了打击“逃废债”联席会议制度。2008年全省清收国家公职人员、金融干部长期拖欠贷款3653万元,清收企业逃费银行债务5300万元,清收“难缠户”“钉子户”贷款6900万元。三是强化了中介服务环境。
2.山西省征信系统建设情况。征信系统数据采集范围不断扩大,信息容量不断上升,系统应用功能不断增强。一是资信评级工作发展良好,全省共组织推荐参加资信评级企业和担保机构2731户,评定级别2719户。二是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共为5.4万户中小企业建立电子信用档案。三是非银行信息采集范围不断拓展,全省人行系统成功将公积金账户信息、企业拖欠工资等10项部门信息接入征信系统。四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通过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实施方案,开展信用乡、村、户创建工作,健全农户电子信用档案等工作,推动农村信用环境逐步优化。五是自行研发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采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