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运行情况
2008年,山西省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支持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年金融运行状况良好,机构体系建设日臻完善,证券、保险业发展有新突破,金融市场融资能力逐步增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改善,金融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银行业稳健运行,金融改革进展顺利
2008年,山西省银行类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增势良好,货币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金融改革步伐加快。
1.银行类金融机构体系日益完善。目前,山西省银行类金融机构门类逐步齐全,功能逐步完善,金融服务质量稳步提高,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有效发挥,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推广工作有序进行。
2.各项存款大幅增加,定期化趋势明显。2008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827.6亿元,同比增长26.9%。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交易量萎缩,银行存款定期化特征明显。全年定期存款平均增速高于活期存款平均增速10.7个百分点,储蓄定期存款占储蓄存款余额的比例明显提高,12月末高达70.1%。
3. 各项贷款合理增长。2008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041.9亿元,同比增长13.4%。下半年,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相继出台,省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拉动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大幅增长,年末中长期贷款增长21.7%。同时,各金融机构通过加强办理票据融资业务,优化信贷结构,防范信贷风险,余额较年初增长8.9%,结束连续5个月负增长态势。
4.现金收支轧差后表现为净投放。2008年,全省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2443.9亿元;现金支出22706.1亿元;现金净投放262.3亿元,同比多投68.5亿元,增长35.4%。受圣诞、元旦、春节等节日因素影响,居民消费支出大幅上升,仅四季度就累计投放现金93.3亿元。
5.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各异,利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08年全省外币存款利率小幅下行,其中一年期以上小额美元存款利率上半年走势较为平稳,三季度起利率呈下降趋势,三个月以内美元大额存款加权平均利率波幅较大。2008年1、2季度人民币各项贷款利率总体走高,3、4季度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逐渐回落。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般执行基准或下浮利率。农村信用社和地方性商业银行贷款客户主要为中小企业、私营企业为主,风险相对较高,贷款利率普遍上浮较高。
6.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工、中、建三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服务功能明显改善;省开发银行商业化改革、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已全面展开,省农业银行财务重组工作已经结束;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显著,截止2008年12月末,全省已有103家农村信用社实现了央行票据兑付,兑付金额50.3亿元,兑付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晋商银行组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不良贷款处置与增资扩股工作已进行完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推广工作在全省铺开,截止年末,全省共设立了57家小额贷款公司,资本金31.9亿元,贷款余额达9.7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