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
启动“信息化兴业百项工程”,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全面建成市电子政务专网,覆盖全市副局级以上单位385个,共建设光缆路由3400芯公里,核心交换能力达2.5G。建设完成市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平台。信息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初步建成数据、语音、视频三网合一的区域医疗系统,全市医保联网医院已达388家。多层次、交互式的网络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形成。金卡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保障卡实现一卡多用和全国通用,城市一卡通得到广泛应用。数字电视高清系统正式开通。年末全市互联网用户461.18万户,增长25.3%。
质量监督
严格实施监督抽查制度,全年共对3592家生产企业的4118批次产品进行定期监督检验。累计发(换)食品生产许可证2096张。开展了乳制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对全市20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实施驻厂监管。 五、科技和社会事业
科技
全年完成市级科技成果2010项,其中属于国际领先水平8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25项。在科技成果中,基础理论成果163项,应用技术成果1784项,软科学成果63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7425件,专利授权6621项。全市14项科技成果获得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技术发明奖3项,是历年来获奖最多的一年;11项科技进步奖中,特等奖和一等奖各占一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9318项,比上年增长11.2%,成交额87.52亿元,增长20.5%。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体系10个产业平台全部建成,我市被国家认定为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相继启动,我国首款超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A下线,电动汽车批量生产。全年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266家,其中国家级19家。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更加完善。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507人,新建博士后工作站8家,全市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达到167个,在站博士后550余人。全市高级以上技术工人达到24.3万人,占技术工人队伍的25.5%。
新技术产业园区快速发展。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7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2%。技工贸总产值1258亿元,增长33.5%。实现利润总额151亿元,增长31.3%。实现税金总额97亿元,增长30.8%。出口销售收入43亿美元,增长18.9%。
教育
教育综合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全市45所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当年共招生11.85万人,比上年增加0.9万人,年末共有在校学生38.64万人,毕业10.17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1%。当年招收研究生1.27万人,比上年增加0.09万人,毕业0.96万人,年末在学研究生3.38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当年招生2.75万人,毕业3.12万人,年末在校学生8.54万人。职业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首届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小学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进一步提高,率先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全市当年招收普通高中生5.89万人,毕业7.52万人,年末在校学生19.50万人。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6.02万人,年末在校学生18.99万人。招收初中生8.42万人,毕业9.85万人,年末在校学生30.35万人。招收小学生8.90万人,毕业8.82万人,年末在校学生52.10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9.29万人。当年全市特殊教育招收新生0.02万人,在校生达到0.24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