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国1月汽车销量或首超美国居全球第一 "汽车下乡"细则3月出台 -《能源法》提交国务院 今年有望审议 首期四大油储基地全投产 -欧亚经济共同体100亿美元基金反危机 美刺激计划或增至9000亿 -国开行原副行长王益被"双开"(附简历) 最高法全面启动司法改革 -英国警方将起诉德国籍剑桥闹事者"暴力犯罪" 10日接受审讯 始末 -美新财长盖特纳急电王岐山"密切沟通" 前财长:未将危机归咎中国 -1月制造业PMI回升 中国经济低谷回升态势正形成 复苏积极征兆 -北京住房公积金开始办理按月提取 上海否认发新一轮公务员房补 -中国近43%的小麦产区受旱 旱情呈现五特点 大气环流异常所致 -国务院通过纺织业和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
首页>>最新发展报告
2008年世界华商发展报告(全文)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2 月 0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3-2-2 华人制衣业短暂繁荣后加速衰退

美国华人制衣业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发展,90年代盛极一时。据《华侨华人概述》公布的数据,1996年,全美华人制衣厂从业人员20多万人。纽约华埠制衣业发达,曾有多达近500家衣厂,由于许多移民来的华人妇女勤劳做工,不用说英文的衣厂成了她们赚钱谋生的地方。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反映从北京来的音乐家在纽约开衣厂的成败故事,足可见10多年前的纽约制衣业之繁荣。

“9·11”事件对华人制衣业形成重创,生意额大量下滑,纽约华埠将近四分之三的衣厂陆续倒闭或搬离。但从2006年开始,美国外流的部分订单回流纽约华人车衣厂,低迷多年的车衣业出现阳春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二:

第一,自2005年7月开始,人民币走上小幅、稳步升值的道路。一些批量小、利润高、交货急的时装加工订单,开始流回到美国本土的华人衣厂。尤其在纽约这样的时装之都,本地华人制衣厂由于接单迅速、改样及时、运费成本低,开始出现一个短暂的兴旺期。美国《世界日报》2006年3月16日报道:“坐落在华埠亚伦街的东升衣厂和位于企李士提街的天龙衣厂,15日一派忙碌景象,制衣原料和刚完工的成衣堆积如山。业者说,繁忙场景自2月起就遍及华埠、布鲁克林和皇后区的大、小华人衣厂。由于当前工人数量严重不足,许多衣厂面对纷涌而至的订单手忙脚乱。”

第二,直到2007年第三季度,受资产大幅升值带动,美国以时装、高档手表、珠宝、艺术品、游艇等为主的奢侈品行业异常兴盛。奢侈品行业所特有的个性化设计、小批量生产、高销售价格,带动纽约的制衣业、尤其是能够很快招募到众多熟练技工的华人衣厂走向繁荣。

但从2007年底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加剧。特别是进入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各行业,加速了华人制衣业走向衰退。据业界估计,纽约当地目前只剩不足50家制衣厂,与全盛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当前,美国华人制衣业发展面临最突出的两大问题。

其一,订单大量减少。2008年刮起金融风暴,银行现金运转紧张,收紧贷款,美国的大发衣商借钱订货的计划受到影响,发衣商借不到钱,以致发衣到华人车衣厂作来料加工的订单也大部分取消。纽约资深车衣商王永享和来自台湾的车衣商人杜时杰均表示,九、十月份以来,衣源下滑达30%。

其二,衣厂老板和车衣工人缺乏信心纷纷转行。纽约几个华人车衣商团体的会员在不断减少,甚至有领导成员已退出制衣业。纽约诚信衣厂业者王永享称,衣源不稳定,工人的收入就不稳定,加上新入行的新移民越来越少,工人很难找。他的衣厂原本有80多名工人,如今仅剩下40名左右。女工大多转行到家庭护理、餐饮、食品包装等行业,有的成为专职家庭主妇。由于大量熟练工人流失,即使有订单突然涌至,工厂也会因人手不足而不敢接单,这就形成恶性循环,使华人制衣业的路越来越窄。

3-2-3 华人专业人才大批回流

美国聚集了众多怀揣“美国梦”的华人专业人士,包括金融人才、金融机构中的技术精英和高科技企业中的专业人士。根据美国劳工部2009年1月22日检索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到2008年12月,全美金融行业失业者已达48万人。

劳工部是美国就业数据的官方发布机构。2009年初劳工部公布,全美总计1110万失业人口中,在2008年失业的有360万人。2008年里,失业半年以上的人数增加了130万,达到260万人20。

全美失业率从2008年1月份的4.9%,上升到2008年12月份的7.2%,增加了2.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美金融行业失业率则从3%升高到5.6%,增加了2.6个百分点,升幅高于总体失业率。

2008年,全美金融行业中领取薪资或自雇性质(Private wage and salary workers)的失业人口平均每个月有36.8万人,到2008年12月,更是高达48万人。但在2007年的12个月中,全美金融行业的失业人口平均只有25.5万人(见下表,数据来自美国劳工部)。

美国华人进入华尔街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代表人物是蔡志勇。当年蔡在美国最大的共同基金富达基金出名,后来脱离富达创办“曼哈顿基金”。蔡出道前,华尔街投资风格极为保守,但在60年代中期,蔡通过“快速交易”积累了大量财富,其他投资者纷纷跟进。因此,60年代被称为“快速交易年代”(go-go years)。

众多华人进入华尔街的时间,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其中大多数是于80年代期间来美留学的中国大陆留学生。许多人的本科专业并非金融,而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受华尔街高薪吸引,他们放弃原来的专业,改学金融或电脑,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最后在华尔街谋到一份工作。

有人估计,金融风暴前,在华尔街公司工作的华人近2万人,约占华尔街总人数的10%。他们大多数从事分析师和电脑工程师的工作。其中,担任基金经理的有100人左右,但担任交易员的很少。这主要是华人数学好,但英语不佳。

金融风暴之后,华尔街华人雇员中至少有15%左右失业。他们大多已人到中年,改行存在相当难度。因此,在华尔街工作职位愈来愈难求的情况下,回中国寻找机会成为这些华人专业人士的主要出路之一。

2008年12月21日下午,第八届北美中国留学人员高科技项目暨人才交流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北美洲中国学人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尤伟顺在会上表示,据他们了解,华尔街失业的华人目前有回国意愿的至少在五成以上。

有专家指出,金融危机造成的人才流动将持续数年,华人金融家在华尔街和中国之间,以及大中华区内部的流动将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

中国内地很多省市看好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人才回流,并纷纷借机招揽商界精英。仅2008年12月一个月,就有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安排了到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波士顿等地的金融人才专场招聘活动。

3-2-4 华资金融业现发展新契机

《2007年世界华商发展报告》说,美国华商创立的银行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等将近2000家(这里不包括大陆、台湾和港资银行),全美各地的华资银行有80多家,控制金额数百亿美元。

2008年,美国大银行倒闭合并风潮越演越烈,在金融界飘摇动荡之际,华资银行却鲜受波及。业内人士分析,华资银行往日的“保守”风格令其在这股倒闭风波中得以“全身而退”,甚至寻找到发展的新机会。

纽约华埠东方银行董事赵文笙称,美资银行财大气粗,在发展业务时首先注重盈利,一味拉拢客户,这为其受次贷危机影响埋下隐患。美国人不善储蓄存款的习惯更令金融危机发生后,银行难以从客户处收回还款。此外,美资银行内多开设有证券投资部门,开展投资业务,这令银行的惨况雪上加霜。

相比美资银行,华资银行规模小,投资谨慎,也鲜少进行证券股票投资业务,在房贷业务上常常需要客户至少缴纳20%至30%的首期付款。由于华人多有存款习惯,因此在经济低迷中仍具备较强还款能力。

大银行数量减少,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小银行会拥有更多机遇。美国华美银行资深副总裁王国兰认为,大银行在处理中小型客户的要求和生意时,可能难以做到小银行那样贴心。银行经营是否有道,风险管理是否得当,可以从风险资本金比率、经营是否多元化来衡量,在这种情况下,区域性银行可以发挥服务到位的优势,争取更多客户。

以往民众常常认为华资银行规模小,令人不放心,因此大额资金很少选择存入华资银行。金融危机发生后,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将一般性银行账户中的储蓄保险额增加至25万美元,令储户的利益得到更加的保障。此举将令华资银行的储户更加放心,并将有利于华资银行争取到更多的储户业务。

来源: 中国新闻社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2008华商报告:4800万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地
2008全球华商企业500强平均营业规模超500亿元
全球海外华商总资产达50万亿 成全球第三经济群体
李嘉诚日增财富1.3亿 蝉联华商500强首富
怎么赚钱VS怎么活 旅法华商遇后创业时代新挑战
第六届东盟华商会拉开帷幕 350余位华商云南掘金
海外华商通过国侨办向地震灾区捐款6850万元人民币
华商基金:在通胀预期下寻找投资机会
2007年世界华商发展报告(全文)
世界华商发展报告:全球华商总资产约3.7万亿美元
闽籍华商国际市场威风八面
华商冀借温哥华冬奥会商机 打造华埠旅游新形象
五大鲜明新特点凸显第九届世界华商大会与时俱进
华商陈永栽:整个亚洲都从中国崛起中分享到利益
图片新闻:
北京规定养老保险可随户口迁至外地 大龄参保不受缴费年限制
广州东塔定高488米 将建成华南第一高楼(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