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德政府将停止对华发展援助遭猛批 中国在印数千名工人被迫回国 -中国对美欧韩进口己二酸征反倾销税 美对华钢管展开反倾销调查 -山西回应煤老板"赔本卖矿":没讨价还价余地 煤老板转战内蒙新疆 -民政部:慈善法已送达国务院 国家赔偿法修正案为何难付表决 -周济任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 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 陈来首任院长 -中国遭大范围寒潮天气袭击 北京部分地区提前供暖 周三气温回升 -云南宾川县发生5.0级地震 在川遭雪崩四名俄罗斯游客身份已确认 -中国已378.78万人接种疫苗 8成人染甲流后疫情结束 怎样打疫苗 -创业板遭爆炒凸显隐忧 半年后股价或跌一半 专家:勿盲目抄底 -沪深两所实施交易异常情况处理实施细则 可视情况停牌停市 全文
首页>>扶贫动态
甘肃"3+3"模式探索贫困地区高效使用中央财政资金新路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1 月 02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近年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中央财政支农力度也不断加大。

如何使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真正产生高效益?甘肃省以去年中央财政设立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为契机,在财政支农工作中,突出产业选择和资金使用两个关键环节,创造出了“3+3”的运行模式,不仅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地区高效使用中央财政资金的新路子。

产业选择“三原则”:中央财政支农的切入点

2008年,中央财政首次设立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发展粮油高产和优势特色、安全高效农业。记者从甘肃省财政厅了解到,当年中央财政给甘肃安排这项资金1.25亿元。

如何将这笔资金用在刀刃上,使其真正为甘肃现代农业发展发挥出高效益?甘肃省首先将切入点放在产业选择上,确定了“三项原则”:扶持主导产业,在优势区域扶持,扶持关键环节。

甘肃省财政厅副厅长陆代森说,甘肃对省内特色优势产业进行反复筛选论证,按照“优中选精”的原则选定了旱作农业项目和马铃薯增产增收项目,作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扶持的主导产业。

据了解,旱作农业项目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针对甘肃干旱少雨、70%的人口和耕地集中在旱作农业区的实际,研究出的一项地膜栽培技术。甘肃省去年推广这项技术289万亩,增产粮食41.6万吨,农民亩均净增收益380元。马铃薯是甘肃第二大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在全省粮食总量中的比重已超过1/4。陆代森说,扶持这两个项目等于抓住了甘肃农业的命脉。

记者了解到,确定主导产业后,甘肃以便于集中连片开发和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带建设为条件选定了优势区域。旱作农业项目方面,在甘肃中东部的9个旱作农业区,选择40个县区,以玉米为主、马铃薯为补充,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重点扶持生产大县实行整村推进,发挥规模带动效应。马铃薯增产增收项目则重点扶持“中东部高淀粉及菜用型、河西及沿黄灌区食品加工专用型、陇南和天水早熟菜用型”三大优势产区。

在项目扶持过程中,甘肃抓住关键环节,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甘肃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谢德介绍,旱作农业项目重点支持了地膜补贴、技术培训、试验示范和机械化耕作等,集中解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中存在的农民购买地膜负担重、机械化耕作水平及技术普及率低等问题。马铃薯增产增收项目重点支持了原种生产网棚和种薯贮藏库建设、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等关键环节,集中解决全省脱毒种薯生产能力及推广普及率低、马铃薯后续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

“覆盖地膜时,中央财政给农民购置覆膜机械,给予地膜补贴;马铃薯原种繁育时,政府又扶持建网棚和贮藏库。这些关键问题得以解决,既能增加农民收入,也能促进产业发展。”记者在甘肃省渭源县会川镇采访时,农民陶芙萍这样说。

来源: 经济参考报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卢迈:中央扶贫资金在部分地区仍显捉襟见肘
宁夏红寺堡10年建成我国最大异地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
辽宁省扶贫协会成立三方面扶贫工程开始推进
青海提高扶贫标准 解决民生问题
世行在华推广"社区主导型"扶贫
扶贫如何"整村推进" 辽宁今年又有50万农民脱贫
中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迈上新征程
青海提高扶贫标准 新标准:农民1300元 牧民1500元
我国成功探索中国特色社区主导型扶贫新模式
图片新闻:
住建部官员:再过10年中国将有2/3家庭住进新房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31日在京逝世 享年98岁(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