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加纳的Cynthia女士,在2006年就参加了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举办的“非洲国家扶贫政策和实践官员研修班”,作为培训课程的安排之一,她和研修班的同学一起参观了中国广西龙胜县孟化村“整村推进”的扶贫项目。
她在学习总结中称,“加纳也有类似的减贫项目,但效果不尽人意,加纳需要向中国学习扶贫开发模式的成功经验”,并且,她希望中国政府能派出减贫领域的专家去指导。
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司长刘福合告诉本报记者,“中国目前在推进世界减贫目标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开办一些培训班和研讨会,向依然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的国家和地区输出成功的扶贫开发模式,这是中国对外扶贫援助的主要方式。”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扶贫任务艰巨,依然“存在巨大的扶贫资金缺口”。
“纵然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中国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其中,并贡献出中国的成功经验,这也是对国际上要求中国做‘负责任大国’呼声的回应,是中国外交战略的组成部分。”刘福合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已经是世界第四,但是,中国远没有到可以对外进行大规模物质和资金援助的阶段”。
中国扶贫模式
9月28日,国务院扶贫办就将于本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关注贫困,行动起来”国际研讨会,举行了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2000年9月,在联合国通过的《千年宣言》中对“千年发展目标”(MDG)进行了表述,MDG旨在解决与极端贫困相关的不同层面的问题——从经济贫困到饥饿、健康、教育、环境与性别问题。而“消除贫困与饥饿”是MDG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在1990到2015年间使生活在1美元标准之下、遭受饥饿的人群比例减少一半。
国务院扶贫办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扶贫领域,截至2006年底,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148万,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30.7%下降到2.3%。
从1986年开始,中国扶贫模式发生转折,从那年开始,中国政府每年拨出144亿元专项资金,进行开发式扶贫,即变“输血”为“造血”,目的在于提高贫困人口的劳动能力。
9月28日,刘福合描述中国扶贫模式的核心特点包括“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全面发展的开发式扶贫”。
此前的9月25日,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07:在发展中消除贫困》(简称《报告》)中提出,中国原有的以维持生存为基本出发点的农村贫困线已不足以反映农村居民在发展自身能力方面的基本需要,有关部门应研究并建立包括医疗和教育基本需要在内的发展贫困线的概念,争取在下一个扶贫十年计划中启用新的扶贫标准。
对此,刘福合承认目前中国采用的贫困线标准还没有与国际上通行的人均每天消费1美元的标准完全接轨,但他强调,“从人民币的购买力平价角度来看,中国的贫困线标准基本上是和国际上接轨的”。
“另外,国家需要从税收等方面尝试鼓励捐助的制度设计”,而针对和慈善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民间组织的建立和管理,他表示,这在中国目前看来还是比较敏感的事情,而这些组织的建立、运营并赢得公信是促进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扶贫援助输出
10月17日,是全球第15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届时,将有来自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5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国际机构及非政府组织代表、学者等约400名中外嘉宾参与探讨全球领域的减贫问题。议题直指“摆脱贫困与饥饿的国家发展战略、宏观经济社会政策以及减贫战略”、“不同国家和地区消除贫困与饥饿的政策与行动”、“不同机构在减贫中不断变化的作用”等。
该会议召开的一个大的背景是,贫困问题仍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世界上仍有超过10亿的绝对贫困人口生活在每人每天1美元标准之下,大约8亿人处于食物不安全状态,或者因为食不果腹而不能正常劳动、健康生活。
刘福合认为,让国际社会更全面地认识到中国扶贫开发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扶贫有一个全面、新的认识,表明“中国政府在致力于解决国内贫困问题的同时,也努力推动着全球减贫事业的进程”。
而中国的对外扶贫援助被其评价为是中国外交战略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塑造中国在国际上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记者 叶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