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国家出台综合措施大力发展油料生产 -中国民间引进三匹汗血宝马 10月拍卖 价值千万美金的宝马(组图) -中国股市明年会上7000点 十月股市如何赚钱 投资理财技巧 -十七大后财经政策将体现六大特点 中国经济能否续写奇迹? -中国科技人力世界首位 研发人员仅次美国 -投资房产需避免区位价格户型三误区 购房者如何缓解房贷高压 -20家外资银行改制获批 12家营业 4家打入人民币零售业务市场 -证监会:投资者选择基金可参考五项指标 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风力16级台风罗莎将登录闽浙 北方将降温4-8℃ 海浪红色警报 -外国人出入境通关启用新版登记卡 在广东就业将实行分级制
楼继伟:中投将实行政企分开自主经营商业化运作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0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9月29日在北京宣告成立。这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中投公司是依据《公司法》设立的、从事外汇资金投资管理业务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金2000亿美元。该公司的经营目标,一是以境外的金融组合产品为主,开展多元投资,提高外汇资产的长期收益;二是向国内金融机构注资,依法履行出资人代表职责,实现国有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

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在成立大会上表示,成立中投公司是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开放性举措。中投公司将高度重视与各国监管机构以及同业之间的沟通、对话与合作,尊重国际惯例和规则以及投资地相关法律法规,坚持商业化运作原则,谋求互利共赢,在不损害商业利益的前提下增强公司透明度。

国务院副秘书长张平在致词中强调,希望中投公司严格遵守投资所在地法律法规和国际通行规则,坚持商业化运作,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楼继伟表示,将按照依法合规、有偿使用、提高效益、有效监管的要求,实行政企分开、自主经营、商业化运作。中投公司的宗旨是积极稳健、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同时不断完善控股的国有金融公司治理结构。中投公司将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分级授权的决策机制、有效的内控体制和风险管理体制,监控和管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按照国家财务制度,实行审慎的会计制度。

楼继伟介绍,自2003年国务院批准汇金公司成立以来的近5年间,汇金公司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地保证了对多家国有重点金融机构改革的顺利完成,确保了国家控股地位,使股权管理得到改善和创新。中投公司成立后,汇金公司作为全资子公司将继续发挥国有金融机构国有股份持有人和注资平台的作用。

原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高西庆任中投公司总经理,胡怀邦任监事长。楼继伟、高西庆、张弘力任中投公司第一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任非执行董事,还有一名职工董事尚未选出。张弘力、杨庆蔚、谢平、汪建熙任中投公司副总经理。(郭凤琳 谢闻麒)

=== 中投公司组建历程 ===

  2006年上半年,国家成立专题研究小组,对加强外汇储备管理,拓宽外汇投资渠道,进行研究。

2007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确定,坚持依法合规、有偿使用、提高效益、有效监管的原则,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投资渠道和方式,成立外汇投资公司,实行政企分开、自主经营。

2007年3月,国务院牵头,14个部门参加,成立外汇储备运用工作小组,研究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工作小组提出,由中央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作为资本金,设立中投公司,开展国内国有重点金融机构股权投资、境外金融产品直接投资,拓展渠道提高长期收益,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据此制定了中投公司组建方案。

2007年5月22日,正在筹备中的中投公司就做出了它的首笔投资,投资30亿美元购买美国百仕通集团部分无投票权的股权单位。

2007年8月,国务院原则同意组建方案,批准成立中投公司筹备组,正式开展中投公司筹备工作。

2007年9月29日,中投公司挂牌成立。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图片新闻:
新疆2020年将建成中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
07年全国煤炭产量将超过25亿吨 十一五将增加产能4亿吨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聚焦十七大前中国人事任免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