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凯停飞只是冰山一角,民营航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
看到2008年的赢利数字,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笑不起来,区区一两千万元的利润,却都是靠竭尽所能的压缩成本和返还的基建基金得来的,回想4年前,奥凯航空首航之后,春秋航空与鹰联航空也当年7月起飞,2006年5月,东星航空首航,4个月之后,华夏航空和吉祥航空也加入航线,看到民营航空队伍迅速壮大,很多消费者当时还期待,一个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民航市场能在这几条鲶鱼的搅动下诞生,可为什么仅仅4年过后,这几条鲶鱼却快变成咸鱼干了呢?
王均金:“那国家注资,它本来是国有的资产,你民营可以国家注资,那你注资了以后,你就变国有了,你干不干?对不对?这就讲的很清楚。”
奥凯董事长王均金告诉记者,目前股东和管理者的矛盾只是行业的表面现象,奥凯的停飞也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问题是金融危机条件下,民营航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没有国家的注资,资金链极为紧张的民营企业自己去融资又谈何容易,刘捷音经营奥凯航空至今深有体会。
刘捷音:“人家银行就说这个民营企业慎贷,新公司慎贷,航空公司慎贷,这三条都通不过,评审委员会,一审就通不过,一审就通不过。”
刘捷音告诉记者,国营企业占据了各种资源优势,亏损过后国家还能注资扶持,这对民营企业来说形成了一种冲击。
刘捷音:“一个可以得到国家的注资,占有很多的先天的这个资源优势,有很多的融资渠道,可我们这个,得不到这些优势,这些资源优势,也得不到。”
民营航空公司虽然没有要求国家为自己的公司直接注资,但是依然希望国家采取适当的扶持措施,出台优惠的贷款政策以及在时刻、航线等资源的分配上给予的公平对待。
王正华:“那小孩,他消化不了你还都得熬点粥给他,是吧?菜要多切切细给他,这个社会才能一代胜过一代往前走,哪有现在这么倒过来的。”
记者走访了民航大学管理学院的郑兴无教授,他认为,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着资金、人才、政策等多种局限,再加上我国不能造大飞机,我们的成本比国外要高两倍,而且航空本身很大程度上是商务、旅游的派生服务产业,很容易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所以在金融危机来临时,民营航空业遭受的冲击或许比想象的还要严重。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贸易系主任郑兴无:“由于激烈的竞争,特别是由于经济不景气的这种情况下面,一批航空公司破产倒闭,它都很正常,只不过由于在我们国家内,从行政管理部门的这些政策上边,对这些市场主题之间,不是平等看待的,就是说包括在航线准入,这个航班时刻的分配,包括在外界飞行员的,或者说台湾地区这些飞行员的引进上边,也是采取这种,现在也是采取这种差别对待的这种做法。”
郑兴无认为,国家出台的“非公36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非常正确,如果能再出台配套的具体政策来落实,就能避免目前差别对待的做法,营造公平竞争、良性发展的局面。
郑兴无:“能够公平地把它们作为这个公平的市场主体来对待,这就已经,比以前的这种差别对待,已经就前进了一大步。”
2009年1月24日,承载着人们复杂的情感,和更多的梦想与期待,奥凯航空的航班终于成功复飞,地勤人员向他们挥手告别,这一幕将成为民营航空业值得纪念的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