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四川北川与平武交界凌晨发生4.9级地震 南海热带低压或登陆海南 -中国货船印度洋遭海盗劫持 中方紧急营救 -银监会:"人民币贷款增速每年30%"失实 三季度GDP增幅或超9% -山西煤矿整合命令民间资本退出引争议 煤焦领域成腐败"重灾区" -住建部:中国楼市不存在泡沫 明年政策不会大调 房价涨幅现拐点 -北方大风最高降温10℃ 京瞬时风力8级 洞庭湖现历史罕见低水位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位列全球第81 正建五官库储存各民族面孔信息 -俄罗斯市场5小时离奇大火再令莫斯科华商紧张 中国调整稀土出口 -中国8月小幅减持34亿美元美国债 美元贬值或酿中国市场虚假繁荣 -热钱正借各种路径流入中国 需警惕资产泡沫 再次盯上人民币升值
首页>>发展观察
港媒吁中国积极应对部分南海周边国家“双加快”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07 月 1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新网7月14日电 香港《文汇报》14日刊出署名文章说,马来西亚有媒体日前鼓吹“中国最怕的东南亚‘南沙集团’”,争夺南海。“南沙集团”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南海问题上,中国站在了道德和真理高地,“南沙集团”的提议,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和应。不过,对于某些国家的“双加快”——“加快事实占领”、“加快独自开发”,必须积极应对。

文章摘录如下:

马来西亚《吉隆坡安全评论》日前发表一篇文章称,鼓吹形成一个“中国最怕的东南亚‘南沙集团’”,与中国争夺南海。文章说,东南亚国家“联合起来才能增加谈判筹码”,“若独自与中国磋商就如蚂蚁与大象谈判”。

“南沙集团”心有余而力不足

事实上,原来意义的东盟,就是浓厚的对付中国的同盟色彩。但是,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理念,同时异常明确“睦邻友邻富邻”的方针。

在南海争端问题上,北京还与有关国家签订了“南海宣言”,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非常合情合理的主张。中国领导人多次重申,希望南海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在南海问题上,中国站在了道德和真理高地,要搞什么“南沙集团”来对付中国,是理亏的。因此,“南沙集团”的提议,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和应。

文章也承认目前“南沙集团”还未完全成型,但称“一个强硬、富侵略性的中国必定会催生它成型”。文章还援引了印度尼西亚国防部长尤沃诺.苏达索诺、新加坡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张志贤和澳洲国防军总司令安格斯·豪斯顿3人的话指,印度尼西亚、澳洲和新加坡都相继表态,认为维持在南中国海航行自由和开放是其利益所在。

“南沙集团”的鼓吹者,说话很有技巧,说“南沙集团”的必要性不是正面去说,而是中国的“侵略性”迫使南海诸国团结。不过,反过来看,也说明“南沙集团”的成立,不是易事。这也为北京应对,提供了回旋空间。以中国目前的综合国力有了质的飞跃,仅是外汇储备之多,足以作为策略运用的经济武器。

必须注意一些国家的“双加快”

当然,需要警惕美国从中扮演角色。这个鼓吹者虽没有就此问题采访到美国官员,但其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指“美国海军在战术上已准备好随时介入南沙冲突”。

前些时候,美国曾表示不会介入南海争端,指美国在南海纠纷没有角色。自然,美国不介入,中国就好办得多,但是,历史的经验说明,北京做美国介入准备比没有准备好。然而,凭中国目前的实力,也有“劝”华府“不问津”的本钱。

事实上,北京在南海争端,恐怕最大问题不在于“南沙集团”,而是某些国家的“双加快”——“加快事实占领”、“加快独自开发”。相关国家在南海各自占领的岛屿上修建战略工事,已经呈现出“驻军常态化、工事永久化、阵地纵深化”的特点。

如越南南威岛机场、长沙岛机场分别相继完工。而菲律宾已在其所占8个岛礁上修建了2个空军基地、3个陆军基地。其中,中业岛被设定为菲律宾南沙群岛指挥中心,岛上建有长1500米、宽90米的混凝土机场跑道。至于南海的石油,开采最多的是越南。必须遏制这种“双加快”。 (刘斯路)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添置潜艇联手美军 南海周边诸国频繁增强军备
联合早报:中国正为南海可能变化做准备
美海军专家解读中国南海舰队 称是重要威慑力量
中石油将在广州南沙区建华南最大成品油库
中国上将披露:南沙500多岛礁 中国只控制4个
美军苦练反潜为封锁南海?中国威胁又成练兵借口
越南突然抗议南海禁渔 中国称是正常管理措施
越南仍想染指中国西沙和南沙 划为其“主权范围”
图片新闻:
中国35个城市总部经济座次排定 京沪穗深列前4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首次为提名奖获得者颁奖(组图)
更多 >>